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人员队伍
 
马建标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外交学系教授,MPA导师和博士生导师

 

马建标 ,1979年出生,安徽省亳州市人。2008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外交学系教授,MPA导师和博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

一、 工作经历

20087-2010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

2010年7月—2023年7月 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2023年7月—至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主要研究领域

当代中国外交史、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国际传播史

三、代表论著

1. 马建标:《徐国琦著〈中国与一战:寻求新的民族认同与国际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 马建标:《谣言与外交——华盛顿会议前“鲁案直接交涉”初探》,《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3. 马建标:《民族主义旗号下的多方政争: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4. 马建标,林曦:《跨界:芮恩施与中美关系的三种经历》,《历史研究》2017年第4期。

5. 马建标:《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转变探源》,《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6. 马建标,徐高:《芮恩施的国际关系研究》,《历史研究》2023年第6期。

7. 马建标:《学生与国家:五四学生的集体认同及政治转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8. 马建标:《袁世凯与民初“党争”》,《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9. 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2期。

10. 马建标:《“受难时刻”: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3期。

11. 马建标,刘畅:《“公约主义者”的悲剧:马慕瑞与华盛顿体系的兴衰》,《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5期。

12. 马建标:《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术月刊》2017年第6期。

13. Ma Jianbiao. “‘At Gethsemane’: The Shandong Decision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and Wilson’s identity crisis.”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2021,54(1).

四、主持的重点科研项目及所获重要学术成果、奖励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近代中美人文交流”(项目号:19VMG044)

2.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五四’时期的反日运动研究”(项目号:13CZS026)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从党派运动到国民运动:北洋时期的外交危机与政治动员(1916-1922)”(项目号:11YJC770039)

4.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

5.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6. 入选第十届“上海社科新人”

五、与国外院校合作情况

马建标教授曾于2014–2015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访学交流活动。翻译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教授戴维斯与原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校长特兰尼合著《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误读异邦:20世纪美国人与中国及俄国的关系》,以及香港大学讲席教授徐国琦所著《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等作品,与海外学界联系较为密切。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