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谢希德主任主持“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学术研讨会。
3月27日 美国资深参议员科特·威尔登访问美研中心,向250多名复旦师生作了第一场“林肯讲座”,演讲题目为“迈向中美关系的新纪元”。演讲会后杨福家校长会见了科特·威尔登先生。
3月30日—4月7日 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江渊声教授访问美研中心。访问期间,杨福家校长会见了江教授夫妇。
4月7日 福特基金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托尼·塞奇(Tony Saich)访问美研中心。
4月10日 李岚清副总理参加在美研中心举行的“迎接香港回归英语比赛”,并在决赛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英语演讲。
4月16日 美国艾森豪威尔世界事务研究所主席保尔·奥戴访问美研中心。
4月22日 美国复旦基金会执行主任汤姆·斯坎伦博士访问美研中心。
5月23日 美研中心举办“当前中美关系”讨论会,这是美研中心举办的第十次中美关系讨论会。讨论会围绕中美首脑正式互访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展开研讨。
5月31日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访问美研中心。
6月15—18日 美研中心和美国凯托研究所联合举办“新世纪的市场改革: 崛起中的经济强国——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分别在上海希尔顿酒店和美研中心举行,共有国内外学者和专家250多人参加。此次研讨会是1988年9月会议的继续(那次会议讨论了中国经济改革问题。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接见了会议的部分代表)。会议从宏观的角度,前瞻性地探讨了在未来世纪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景和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7月9日 美国新驻沪总领事雷蒙德·伯格哈特访问美研中心。杨福家校长主持在美研中心举行的美研中心顾问、兼职教授李道豫大使的授证仪式。前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作了关于中美关系的报告。
7月9—11日 美研中心与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合作召开了首次中美第二轨道战略对话,美研中心参加人员为: 谢希德、倪世雄、吴心伯、沈丁立、朱明权。会后汪道涵同志会见了美方与会代表。
7月13—23日 美研中心和美国PISA联合举办“中美第四届国际安全暑期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35名。讲课教师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国防大学、美国蒙特利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埼玉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讲习班的主题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其特征,亚太地区经济与安全合作的前景”。
9月8—10日 来自世界13个国家的47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美研中心和美国INESAP合办的“第三届工程师和科学家反扩散国际网络世界大会”。会议就无核武器世界、军备控制与裁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0月4日—11月2日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尼伦教授及其夫人来美研中心作短期访问。
10月9日 美国海军上将莱·约翰逊率代表团访问美研中心,并在美研中心作了题为“全球战略中美国海军的作用”的演讲。
10月14日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罗伯特·布莱克沃尔(Robert D. Blackwill)大使访问美研中心,并就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未来中美关系的展望及中美之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作了演讲。
10月17日 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办公室主任兰德尔·施莱弗(Randall Schriver)一行3人访问美研中心,并就即将举行的中美首脑会晤的未来与中美关系发表了看法。
10月19日 美国参议员奥林·哈奇(Orrin Harch)等一行访问美研中心。
11月9日 美研中心和上海海外同学联合会共同举办“江主席访美和中美关系”讨论会。
11月17—18日 由美国艾森豪威尔世界事务研究所、复旦基金会和日本亚洲论坛主办,由美研中心和上海信息港教师培训中心承办“进入信息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谢希德主任主持了开幕式,6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和机构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12月15日 美国亚洲协会主席卜励德(Nicholas Platt)大使访问美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