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为纪念中美建交20周年,谢希德教授和倪世雄教授主编的《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年》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1月5日 美研中心召开有40余名代表参加的“回顾和展望——中美建交20周年”座谈会。
1月12—14日 美研中心和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在美国国防大学联合召开第二次“中美第二轨道战略对话”,美研中心参加人员为: 倪世雄、吴心伯、沈丁立。
2月2日 美国国际开发署“海外美国学校和医院项目”(ASHA)的代表来美研中心访问。美研中心的大楼是由该组织出资建造的。访问期间,美研中心有关人员向代表汇报了工作。
3月23日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来美研中心访问,并与美研中心研究人员就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了交流。
4月4日 第二次“复旦大学PISA国际安全暑期讲习班”返校讨论会在美研中心举行。20余位学员参加,围绕“冷战后的国际安全与我国外交”的主题进行研讨。
4月7日 美研中心召开“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专题讨论会”,来自上海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4月13—14日 “东北亚无核区”准备会议在美研中心举行,来自美、俄、日本、韩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芬兰派了观察员出席。
5月4日 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了美研中心提交的“关于聘请李肇星大使担任美国研究中心顾问、兼职教授的请示报告”。
5月13—15日 美研中心与美国太平洋论坛联合召开第三次中美第二轨道战略对话,主题为“变化中的亚洲: 经济和安全”,中美双方30余位学者参加,美研中心参加人员为: 倪世雄、吴心伯、沈丁立。
5月19日 美研中心和上海欧美同学会联合召开“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看美国的全球性战略和我们的对策”研讨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宣传部、统战部等单位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5月29—30日 美研中心举办题为“为了和平的伙伴关系: 在东北亚构建长期的安全合作”学术研讨会。
6月21日 谢希德主任主持聘请江渊声教授为美研中心顾问的授证仪式,并作了热情的讲话。仪式结束后,江渊声教授作了演讲。
7月13—23日 “中美第六届国际安全暑期讲习班”在美研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30余名。讲课教师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美国国防大学、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蒙特利国际问题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以及亨特学院。讲习班主题为“安全在全球化和区域主义的新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
7月28日—8月5日 “第十一届科学和世界事务暑期研讨会”在美研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十几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8月20日 美国参议员汤姆·哈金(Thomas Harkin)访问美研中心,并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与美研中心部分学者交换了看法。
9月11日 美研中心召开“台湾问题”讨论会。
9月21日 美国印第安文化专家伊莎贝尔·乔丹和威廉·奥尔德卡在美研中心作了题为“跨文化交流和美洲印第安人艺术”演讲,同时举办了美洲印第安艺术展览。
11月24日 美研中心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举行“WTO与中美关系”座谈会。
12月8—9日 美研中心举行“上海风险投资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