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35位上海和北京的专家学者参加美研中心军备控制和地区安全项目组召开的“当前朝鲜事务研讨会”。
2月20日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哈里·哈丁访问美研中心,并作了题为“中美关系与地区安全”的讲座。
2月20日 美研中心举行“谢希德美国问题奖学金颁奖仪式”,复旦基金会执行主任汤姆·斯坎伦和哈里·哈丁院长向首批获奖的4位研究生颁发证书和奖金。“谢希德奖学金”是由美国复旦基金会筹资建立的,每年评选一次。
2月21日 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华安德先生访问美研中心。
2月28日 倪世雄教授赴曼谷参加第31届威廉斯堡国际学术讨论会。
3月10日 《纽约时报》最畅销书之一《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的作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访问美研中心,会见了美研中心倪世雄教授和孙哲教授,并以“9·11”后的世界为主题作了演讲。
3月12日 美国加州克莱蒙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汤本研究员访问美研中心,并作了“伊拉克问题与中美关系”的讲座。
3月14日 美研中心孙哲教授主持“两岸关系发展与美国对华政策”座谈会。
3月21日 美国国务院中蒙处处长斯蒂芬·杨访问美研中心并与学生座谈。
3月 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助理伊万·沃尔夫访问美研中心,就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国会台湾连线等问题与美研中心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4月22日 美国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和美研中心联合举办“中国人如何看美国”国际研讨会。来自各方的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当晚王缉思教授作了“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的演讲。
4月27—29日 美研中心与美国太平洋论坛合作举办第六次中美第二轨道战略对话,美研中心参加人员为: 倪世雄、吴心伯、朱明权。
5月16日 美研中心举行“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核问题”研讨会。
5月22日 美驻沪总领事道格拉斯·斯佩尔曼访问美研中心。
6月4—5日 美研中心国会研究课题组举办“媒体与美国大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华盛顿邮报》资深撰稿人、普利策奖得主戴维·布罗德(David Broder)作了主题发言。
8月16日 美国美中基金会组织的国会助手团一行10人访问美研中心,并与美研中心教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
8月18日 美国美亚学会组织的第五十一批国会助手团一行11人访问美研中心,并与美研中心教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
9月4日 六方会谈与朝鲜问题研讨会在美研中心召开。
9月10—11日 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参加了美研中心军备控制和地区安全项目组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室联合召开“现实主义和美国外交政策”讨论会。
9月25日 杨成绪大使访问美研中心,并就朝鲜核问题与中心的有关老师和部分博士生进行座谈。
10月23日 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来上海时,倪世雄主任汇报美研中心工作。
11月8日 福特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华安德先生访问美研中心。
11月10—11日 “连接太平洋两岸的桥梁——纪念中美教育交流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美研中心举行。该会得到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部分资助。与会的中外著名高校的教育界权威人士和资深研究人员等近百人,其中美国代表15人,分别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中国代表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外办等单位。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和美国耶鲁大学莱文校长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
12月3—13日 美研中心与斯里兰卡战略研究地区中心联合举办“第十届南亚防务、技术和合作安全”暑期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