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三次接触后,中美或有限解冻,中美领导人或为两国未来关系定调(访谈)
吴心伯

《国防时报》 2021-10-25

最近,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变化多端。不过,影响最大的中美关系或将迎来转机。

在拜登上任后,中美高层进行了三次接触。

第一次是在今年3月,双方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可谓唇枪舌战,双方只是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了合作意愿。

第二次是在今年7月,双方在天津会晤时的火药味依然浓烈。当时,中方提出了两份清单,一份是要求美方纠正错误的清单,另一个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

在纠错清单里,中方敦促美方无条件撤销对中共党员及家属的签证限制;撤销对中方领导人、官员、政府部门的制裁,取消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停止滋扰中国留学生;停止打压孔子学院;撤销将中国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或外国使团;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等等。

在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里,中方主要就中国部分留学生赴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国不法分子滋扰冲撞我驻美使领馆,美国国内仇亚、反华情绪滋长,中国公民遭暴力袭击等个案向美方表达严重关切,要求美方尽快解决,切实尊重、保护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

第三次就是10月6日,中美双方在瑞士苏黎世的会晤。

这次接触,是在美国面临债务上限危机、能源紧缺危机、美军纠集盟友不断在南海军演、大陆军机大规模进入台西南空域的背景下进行的。而过去几年来,美中两国在贸易、技术、人权、新冠肺炎起源等问题上存在冲突。

10月6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中国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在瑞士苏黎世举行高层会谈。此次会晤被视为为今年年底中美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铺路。

会晤在苏黎世机场的一家酒店进行。会谈持续了6个小时。从事后中美双方的新闻稿或声明来看,这次会议相较7个月前的阿拉斯加会谈,可说相对和缓,更少了许多火药味。

会晤时,杨洁篪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中方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杨洁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对此,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亚太事务高级顾问Evan Medeiros说,“这样的高层对话有助于解决美中竞争中最具争议的核心问题”,美中领导人峰会是在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战略竞争中找到前进道路的唯一途径。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Scott Kennedy表示,这标志着双边关系的“有限解冻”。这将有助于稳定美中竞争,避免事故。如果能有一些积极的结果,那就太好了,但这并不是关系的大解冻。他还称,“可以预见,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时,台湾问题肯定会再次成为焦点。美中政府高层首先要进行清晰、一致和可信的沟通,这样,中方就能理解美方如何看待对台湾的大规模打击计划,同样,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大陆是如何看待美军的行动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此次会晤属于中美关系的微调。中美高层此次会晤主要有两方面进展:一、双边关系下一阶段发展路线图即将出炉;二、中美有望在双方均关切的重要问题上展开合作,并取得一些成果。

吴心伯表示,具体而言,双边即将在各个领域开展对接、互动,进行对话和交流,甚至最高层领导人的会晤等,这就是两国关系发展下一阶段的基本路线图。其次,双方有可能在一些重要的问题领域取得一些进展。

目前,美国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所以其最关注经济问题,如人民币是否会继续升值,中国是否会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中国制造的商品能否顺利到达美国等。

其次,在国际事务上,美国十分关注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作用,因为美国目前希望伊朗重返核协议,但目前谈判处于僵局状态,美国希望中国能出手打破这一僵局。此外,中国和塔利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中国会何时承认塔利班政权?都是美国想知道的。还有朝鲜,美国想和朝鲜会谈,无奈朝鲜没有意愿,最近还频射导弹,美国也想让中国出手劝解朝鲜。

对中国来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作为当然是中国大陆最关注的。同时,中国也关注美国在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的表态,以及美方针对中国提出的“两张清单”的回应和行动。

美国政治学家范亚伦指出,美中关系总体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双边关系应已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阶段。

美国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则认为,未来中美接触将会更加现实,减少挑衅。

总之,中美高层进行接触,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是好事,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美国挑战中国主权问题,绝对不行!

(来源:《国防时报》)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