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回望50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吴心伯

《新民环球》 2022-02-24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一架蓝白相间的波音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当舱门开启,舷梯落下,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的历史性一幕出现在世界面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将手伸向中国总理周恩来,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足足一分多钟。尼克松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

这次握手意义深远,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后来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双方就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达成重要共识并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50年后,历史回响仍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今天,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不仅是为了重温闪现在历史中的初心,更是为了从中寻找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智慧和启迪。

“改变世界的一周”

“在冷战高潮之际,对美国当时最激烈、最直接的意识形态对手进行一次友好的访问,似乎是不可想象的。”50年后,当美媒回顾这段历史时,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惊叹的味道。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北京、杭州、上海,尼克松及其团队在近一周时间里参加了中国精心安排的访问和一系列会议。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响起的美国民歌,八达岭长城上的壮美风光,上海工业展览会的新气象……所有这一切都被广泛报道,还拍成了电视纪录片。这次历史性访问在美国更产生了一个新说法,叫作“尼克松去中国”,用以形容领导人艰难甚至冒险实现目标的独特能力。

“尼克松访华首次出现在美国电视上,让神秘的中国生动地呈现在普通美国人的客厅里。美国人突然开始关注现代中国的希望和梦想。”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回忆道,在随后几十年里,两国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以及不断深化的商业联系,为大多数美国人带来了与中国交往的机会。

“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结束访华时曾这样说。那一周,这位美国总统不仅对中国开始有所了解,并且愿意相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代表了合作的新方向。据说毛泽东曾笑着对周恩来说:“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22日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国际格局的力量转换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推动尼克松访华的根本因素。

与会专家指出,这次访问与尼克松政府对国际事务的看法转变有关,在多极化的世界潮流面前,他们认识到不可能将中国排除在交往对象之外。

事实上,早在1967年,尚未当选总统的尼克松就在《外交事务》杂志发文称:“长远来看,我们承受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的后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所以我确信接触政策是正确的做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不应把中美关系仅仅置于地缘政治力量重新组合这样的范围来认知。“中美关系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在于世界大势的变化,国际力量日趋多极化这个大趋势,推动了当时中美关系的改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推动了世界的改变,而“上海公报”正是双方勇气与智慧的缩影。正如中国一贯所指出的,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半个世纪的“厚度”

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播出系列节目《长城》,回顾中美半世纪以来的互动。之所以用“长城”命名,大约与尼克松当时的一段表述相关:

在1972年北京的冬日里,尼克松不仅开启了美国领导人访华期间参观长城的先例,还耐人寻味地指出:“这样伟大的长城,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修筑。我们希望未来不论是实体的还是意识形态与心理上的那堵墙,不再是分化彼此的界线,而能有更多了解彼此的机会。”

如今再细品,这段话显得别有深意。自从1972年中美打开正常交往大门以来,两国关系虽然历经曲折,但总体保持稳定,给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

据统计,2020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8.3%,2021年再次大幅增长,且近几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增长持续高于进口。一系列数据凸显中美贸易领域的紧密依存,也再次印证中美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

加征关税和制裁也未能阻止美国企业投资中国的决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对美国在华企业调查显示,95%受访企业表示2020年在中国是盈利的。上海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超过70%会员企业对未来几年的中国市场感到乐观。

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今天的复杂局面可能远超当年中美领导人跨越太平洋握手时的想象。近年美国一些政客逆潮流而动,以冷战零和思维看待中美关系,单方面挑起事端,导致两国关系遭遇严重困难,显然背弃了发展中美关系的初衷。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逐步加深,对华政策呈现利益评估零和化、外交政策对抗化的特征。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表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尤为明显,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之间目前最紧迫的问题。

对于中美关系,美国内部心态复杂。美媒近期热议尼克松访华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尽管多家美媒对此表示肯定,但也难掩对中国的“刻板思维”。

美国近段时间的对华民调也表现出较为矛盾的两面:一方面,去年3月的一份民调显示,89%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或敌手,近50%美国人认为制约中国的影响力与实力应该是美国的头号外交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去年6月的一份民调又显示,18到24岁美国年轻人中有61%对“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持正面评价,也更愿意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国内政治氛围的“极化”,极大制约了领导人以政治智慧处理对华关系的可能。正如美国知名记者和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一篇广受关注的文章中所写,美国政客的“执政已经成为体育竞技、娱乐或仅仅是无脑的部落战争”。

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达巍看来,中美从不缺少共同利益,关键是能否认识到。中美关系当前的厚度与复杂度远非尼克松访华前可比,但两国仍逐步调整了对彼此内外政策的认知与判断。历史经验表明,关键还要以高度诚实与理性务实处理分歧。

“上海公报”的初心

历史,总是给人以启迪。

1993年春天,尼克松曾重访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地——上海锦江小礼堂。回忆起那次“破冰之旅”,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中美关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上海公报”作为尼克松访华最重要的成果,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今天重温“上海公报”精神仍有两大启迪:

首先,“上海公报”是中美签署的第一个联合公报,确立了两国发展相互关系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其中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双方交往意义重大,现阶段美方尤其需要看到这一点。事实上,现阶段中美相处之间的一些问题,主要就是由于“美方没能平等地对待中国”。

其次,学会求同存异非常重要。现阶段中美双方在一些事务上存在分歧,而50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说明了当年中美是如何面对这些分歧的:克服分歧,走到一起,谋求合作,和平共处。

中美“上海公报”被视为国际关系中践行求同存异精神的典范:用将近一半的篇幅分别阐述两国对一系列国际问题的不同看法,之后再肯定两国的共同点,包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原则一致。

吴心伯指出,时至今日,这种求同存异的精神对中美关系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依旧不可或缺,“承认双方之间存在分歧,但避免这些分歧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与和平共处”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就尼克松访华50周年表示,希望美国同中国一道,从过去50年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承发扬“上海公报”精神,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眼下,美国再次面临“尼克松式的抉择”:是顺应时代潮流而超越现实分歧,还是囿于党派政治而跳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对美国来说,有必要从五十年前的那次握手中重新得到启迪。

来源:《新民环球》,记者:吴宇桢 杨一帆 王若弦

#尼克松访华暨中美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