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预期,美联储9月21日按下连续第三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按钮,将联邦基金利率推至3%-3.25%,为2008年初以来最高水平。
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300个基点,创下40年来最快加息纪录。与此同时,美联储还预测了一条更“激进”的加息路径:年底前利率中值为4.4%,未来几年的利率将明显高于此前预期。
消息传出后,市场以大跌回应。美股尾盘跳水,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7%;比特币跌破19000美元;金价盘中一度暴跌。
外界关心,美联储为何比此前更显“鹰”姿?它将把美国经济推向何方?又将给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
转向激进?
美联储今年来首次加息75个基点是在6月,当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信誓旦旦:这种非同寻常的加息幅度不会经常出现。但仅仅3个月里,世界见证了美联储“三连炸”。
“物价稳定是经济基石,如果价格不稳,经济就无法运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1日在记者会上斩钉截铁。
美联储当天公布的点阵图,同样释放出加息更坚定、紧缩更持久的政策信号。今年底利率预测区间的中位数为4.4%,比上次点阵图高出100个基点,相当于剩下的两场议息会议还会加息100至125个基点;明年将继续加息至4.625%,高于此前预测的3.8%;2024年底利率预计为3.9%;首次出现的2025年利率预测为2.9%。
受上述消息影响,市场一片哀嚎。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7%;比特币应声跌破19000美元;金价盘中一度暴跌。不过,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穿4%,为2007年来首次;美元指数触及20年新高。
舆论认为,鲍威尔措辞严厉、美联储显露“鹰”姿,主要源于其面临的严峻现实。
长期以来,2%左右的通胀和稳定就业,是美联储追求的两大经济目标。但今年3月以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均超过8%,维持高位。尽管美联储今年3月起“勒紧腰带”,但人们仍在买车,雇主仍在招聘,工资仍在上涨。有美媒担心,随着通胀预期不减,工人会要求加工资,雇主会提高价格转嫁成本,通胀将陷入螺旋式增长。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噩梦将再次上演。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指出,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实属意料之中,比常规50个基点的操作略高,但不算特别激进。近几个月来,美国通胀高位徘徊。美联储此举意在显示其不打算容忍通胀继续走高的决心。不过,高通胀背后成因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受到全球价格传导,同时政策效果会有滞后性。美联储后续会采取怎样的加息路径,目前仍有一定空间。它可能会根据通胀情况的变化再做决策。
“这不是美联储第一次犯错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先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倪建军指出,作为一个货币管理机构,推行政策讲究时机和适度。如果没有在最佳时间窗口,采取合适的政策应对,往往效果不彰。去年以来,美联储行动迟缓,误判通胀形势。地缘政治动荡下,政策滞后的负面效应不断放大。再加上市场沟通和趋势把握上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效果。如今,美联储发现,它已经难以兼顾增长和通胀,于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控制通胀。但这种片面强调单一目标,不顾外溢影响的做法,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不负责任和治理能力的后退。
驶向衰退?
与美联储关注通胀形成对比,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更担心快速加息可能带来的“阵痛”: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上世纪80年代,沃尔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将利率从9%升至19%左右,拖累美国经济陷入16个月的衰退,失业率达到两位数。
美联储官员此前较为乐观,宣称将设法实现“软着陆”,让增长放缓到足以抑制通胀的水平,且不引发衰退。但最近,气氛更趋紧张。鲍威尔上月底说,美联储的举措将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本次记者会上,他坦言,无法预知加息过程是否会导致经济衰退,以及衰退将有多严重。
与6月相比,美联储本次会议较大幅度地下调了今年、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总体仍偏乐观。
GDP方面,美联储预计今年增速为0.2%,低于6月预测的1.7%;明年增速为1.2%,低于6月预测的1.7%。失业率方面,今年中位数预计为3.8%,明年为4.4%,远高出目前3.7%的水平。但考虑到加息幅度,涨幅仍属温和,远低于2008年经济衰退时的10%。
引人关注的是,美国商务部此前数据显示,美国今年一季度、二季度GDP环比分别下降1.6%和0.9%。
拨开数据迷雾,外界关心,美国经济列车的运行状况究竟如何?
“美联储的经济增长预测只是其良好愿望,美国经济面临较大风险。”潘锐指出,特别是在全球政治环境恶劣、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新冠疫情没有完全消退、美国单边制裁破坏全球供应链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在今年一二季度都是负增长,符合外界对于“技术性衰退”的定义。但美联储和白宫不愿承认衰退,仍想用打马虎眼的办法来提振民众信心。接下来,第三季度的数据将很关键。如果第三季度仍是负增长,美国政府很难搪塞。
从积极方面看,潘锐指出,美联储连续加息会吸引海外的美元回流美国,并试图让制造业回流。美元回流的速度和规模,以及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情况,会对美国经济明年的表现起到关键性影响。从消极方面看,美联储连续加息必然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失业率会上升。美国政府资产负债率非常高,负债规模相当于全球负债总和的20%。如果经济出现衰退,财政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
倪建军指出,美联储之所以把通胀设为唯一优先目标,一定程度上源于宏观经济面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就业市场仍强劲、美元坚挺等。但正如它去年对通胀的误判一样,它对目前美国经济的整体态势并没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也拿不出妥善平衡的政策工具。美国经济存在较高的“硬着陆”风险,也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外界需做好充分准备。
趋向多元?
从全球来看,由于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美联储激进加息势必加剧多国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债务违约等风险。一些经济基本面脆弱、外汇储备不足的经济体首当其冲。有美国经济学家称,已有数个国家因美联储加息出现债务违约或处于违约边缘。
“美联储通过加息来吸引海外的美元回流美国,通俗地说是对世界薅羊毛的开始。”潘锐说。
长期以来,美国倚仗美元霸权,向外转嫁风险、收割全球财富,早已不是秘密。经济下行时,美国通过量化宽松等手段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自身经济增长;通胀高企时,美国通过加息紧缩进行抑制,并吸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推高其他国家债务危机和汇率危机风险。
略有不同的是,近年来,外界对美国的惯用伎俩认识加深,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均衡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国家已在探索如何摆脱美元霸权,如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探索国际贸易的双边和多边货币结算等。有评论称,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开启。
对此,倪建军指出,所谓美元霸权,是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经济治理和金融治理中形成、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主导地位。但美国一有风吹草动、世界金融体系随之动荡的现象本身并不合理。近来,受美国一些做法的影响和破坏,可以说,美元特殊地位正处于重要的临界点,可从两方面观察。
其一,美联储的控局能力、经济金融治理能力受到广泛质疑。去年以来,美联储先是拒不承认通胀压力,后又大幅激进加息,造成严重的外溢效应。受美联储强势美元的政策影响,国际货币体系遭到空前破坏。日元、欧元、英镑等大幅贬值,国际货币秩序严重紊乱。
其二,美国对俄罗斯、中国等其他国家进行的单边经济金融制裁,严重破坏美元和美国在全球金融体制中的信用基础。就连一些美国盟友都认为,依赖以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经济体制是不安全的。人们担心,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或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会受到单边冲击和制裁。
“各个国家逐渐认识到美元一家独大的危害。寻求货币多元化态势的进程正在加速。”倪建军说。
潘锐认为,长期以来,美联储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美元的特权地位。外界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暂时只能停留在口头。在一段时间内,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挑战仍然有限。各国没有办法真的与美元脱钩。因为美元仍是大宗商品定价的基准货币、国际支付和结算的最主要货币。不少国家也在尝试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但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