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大事记
  媒体评论
 
全球治理倡议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蔡翠红

《文汇报》 2025-09-14

(本文刊于2025年9月14日文汇报5版文汇理论周刊)

编者按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该倡议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前进方向。如何理解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如何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本报约请三位专家研讨交流。

主持人: 刘 迪 本报记者

嘉 宾: 李开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蔡翠红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鲁传颖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持人:诞生于1945年10月24日的联合国,开创了全球治理的崭新实践。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如何理解这一重大倡议的核心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李开盛:每一次时代变革,都离不开伟大思想的指引。80年前,联合国的诞生开创了全球治理的崭新实践。80年后,国际形势变乱交织,联合国和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世界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有利于应对地缘政治与经济逆流,有利于制止世界倒退到丛林法则,有利于切实维护和提升战后国际秩序,为应对动荡变革期提供了急需的正确方向与思想力量。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个时代课题,通过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个方面,提出了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不只是中国外交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更是对当前紧迫性问题和今后长期性挑战的系统回应。

当下,国际机制失效、全球治理失衡,国际贸易体制首当其冲。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贸易组织,以自由、公平和非歧视为原则,构建了规范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基本规则与体系,已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国利用自身霸权,公然以对其他国家征收高额关税为威胁,迫使相关国家与其达成不平等的贸易协议。既有国际贸易体制与规则被弃置一旁,全球产供链被严重打乱,世界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从更深层次看,当前全球治理赤字是百年变局进一步演变的必然结果。贸易战的根源不是某个人的疯狂执念,而是美国霸权内在矛盾的爆发,其根本是美国自身失去全球化竞争时代的领先优势,进而失去提供所谓全球公共产品的意愿与部分能力。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对相关国际安全与经济问题的错误认知,出于虽疑美但仍崇美恐美的复杂心态,一味屈服于美国的无理要求,而不是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与当前国际治理体制,成为特朗普关税战能够大肆横行的重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南方领导人群集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具有特别的深意。全球南方已成为捍卫战后国际秩序和当前国际治理体制的关键进步力量,接下来中国如何携手包括全球南方在内的世界各国一起共同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人类和平与发展这一正义事业将具有重要意义。

鲁传颖:当今世界已紧密联结为“地球村”,各国命运休戚与共。这一时代背景深刻揭示了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的极端紧迫性,传统的零和思维与单边主义不仅无力解决问题,反而加剧危机。全球性挑战必然要求全球性应对,这构成了中国提出新倡议的现实逻辑的起点。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其宪章宗旨与原则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然而,国际社会有些声音认为,联合国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单边主义等思潮流行。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面临挑战,需要正本清源。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其核心理念首先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这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与守正创新。倡议呼吁恪守联合国宪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集团政治,旨在巩固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权威性与协调力,确保全球治理方向的正确性,这是对80年前人类共同理想的继承与捍卫。

面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层出不穷的新兴挑战,既有的治理体系在代表性、有效性、适应性上显现出不足。新问题的出现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全球治理倡议蕴含着推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与倡导合作共赢的先进理念。它超越了传统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它追求的是包容性发展,旨在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演进。其现实意义在于,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即通过对话而非对抗、合作而非胁迫、共赢而非零和的方式,凝聚国际社会最广泛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蔡翠红: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全球治理再次成为人类共同关切。全球治理倡议既承继联合国精神,又回应时代挑战,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全球治理制度化的起点。联合国肩负着防止战争重演、维护和平与促进合作的使命,80年来,它在维护基本秩序和推动多边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制度基石。

进入新世纪,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地缘冲突频仍,和平赤字上升;南北差距拉大,发展赤字加深;“文明冲突论”抬头,价值赤字突出;部分国际机制效能下降,信任赤字显现。同时,冷战思维、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阴影叠加,使全球治理更加动荡复杂。在此背景下,全球治理亟须注入新的理念与动力,以推动治理体系焕发新的生机。

在这一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合作共赢与多边主义,主张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这一倡议为动荡局势注入确定性,为多边体系注入新活力,展现了中国作为建设性力量的积极作为,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理念与制度选择。

主持人: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引领,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如何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四大全球倡议的内在关系?

鲁传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四大全球倡议是总体目标与实现路径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引领时代前进的宏伟蓝图和总目标,而四大全球倡议则是支撑这一总目标、付诸实践的四大支柱和行动方案,四者有机统一,共同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四大全球倡议的灵魂与根本方向。这一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为其后的倡议提供了价值内核和目标归宿,所有倡议都围绕着如何将这一美好愿景转化为现实而展开。

四大全球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关键领域的具象化与实践展开。它们系统性地勾勒出实现的路径: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共同繁荣”,通过推动合作共赢,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全球安全倡议着眼“普遍安全”,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安全保障;全球文明倡议追求“开放包容”,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通过对话增进理解,筑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全球治理倡议立足“公正有序”,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前三大倡议的落实以及整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机制保障。

四大全球倡议覆盖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维度,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文明互鉴是增进理解和信任的桥梁,而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则为发展、安全与文明的协同共进提供必不可少的制度框架和秩序保障。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所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

蔡翠红:四大全球倡议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共同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再到最新的全球治理倡议,它们不是孤立的政策主张,而是中国提供的系统性公共产品,分别回应发展赤字、和平赤字、价值赤字与信任赤字,体现出内在逻辑和整体设计。

首先,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优先、人民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面可持续发展难题。通过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缩小南北差距、缓解贫富鸿沟、提升生产力和繁荣程度。唯有发展得到保障,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冲突诱因,为安全与和平奠定基础,从而回应发展赤字。

其次,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强调尊重主权、对话协商、统筹传统与非传统挑战。面对地缘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威胁,单一国家无法独善其身。该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非零和的安全理念,有助于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回应和平赤字。

再次,文明是治理的根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多样性、弘扬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传承与创新,反对“文明冲突论”。在多元并存格局下,文明互鉴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正当性与持久性。全球文明倡议通过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为全球治理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纽带,回应价值赤字。

最后,治理是整体的制度框架。全球治理倡议作为前三个全球倡议的统合与升华,强调制度创新与多边合作,突出联合国的核心作用,提出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具体而可行的路径指引。在制度供给不足、规则失灵的背景下,它直面信任赤字,以规则引导合作、以制度凝聚共识,为全球治理提供长效保障。

四大倡议相互嵌套,发展提供物质动力,安全创造环境保障,文明奠定价值共识,治理形成制度框架。它们共同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展现了中国方案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李开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给出的负责任回答。自从近代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来,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架构,由此爆发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但也酝酿着排外与对抗的潜在负能量。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超越新老大国对抗的历史循环,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便成为中国外交的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承载了这一追求的政策设计,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总纲领。

为了实现这一总纲领,中国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倡议各有侧重: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大全球倡议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从不同角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引领,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作为四大全球倡议中的最新一员,如何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任务。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如何解读四大全球倡议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如何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给出更多饱含东方智慧的中国答案?

蔡翠红:中华文明连续五千年未曾中断,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源泉。《左传》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强调睦邻友好;《尚书》载“协和万邦”,追求天下大同;《论语》言“君子和而不同”,主张尊重差异、求同存异。这些思想不仅塑造了民族的处世方式,也为当今国际关系提供价值参照。

“亲仁善邻”与“协和万邦”蕴含的包容共生智慧,在当代体现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中,强调合作共赢与共同安全。与此同时,“和而不同”的理念回应了当今多元文明交流的困境,中国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这一思想在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中得到体现,通过推动文明互鉴和制度创新,为国际社会提供超越单一霸权逻辑的共存之道。可以说,中国的倡议立足于文明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当代国际公共产品,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智慧。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关口。全球治理倡议不仅延续联合国多边主义精神,更回应了当下治理困境。它为国际社会贡献制度与价值并重的中国方案,也为全球注入饱含东方智慧的文明力量。展望未来,中国方案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就共治共荣之路。

李开盛:全球治理倡议深刻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思路方法。

全球治理倡议全面回应了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坚持主权平等为首要前提,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以坚持国际法治为根本保障,有利于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强加于人。以坚持多边主义为基本路径,旨在强调全球事务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全球治理倡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旨在且有助于强化、完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是中国“以民为本”思想的当代化。只有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球治理倡议才能行稳致远。以坚持力求实效为重要原则,是中国式治理智慧的国际化。只有加强统筹协调、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球治理各项议程,才能让全球治理倡议务实管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续动力。

鲁传颖:四大全球倡议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饱含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四大全球倡议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处世之道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全球文明倡议弘扬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中华文明深知文明多样性之于人类进步的意义,反对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该倡议倡导尊重不同文明、不同现代化道路的自主选择,鼓励人文交流与互鉴,旨在打破隔阂与偏见,让文明交流成为增进理解的桥梁,共同绘制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画卷。

观点

李开盛

中国如何携手包括全球南方在内的世界各国一起共同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人类和平与发展这一正义事业将具有重要意义。

蔡翠红

中国的倡议立足于文明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当代国际公共产品,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智慧。

鲁传颖

全球治理倡议旨在巩固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权威性与协调力,确保全球治理方向的正确性,这是对80年前人类共同理想的继承与捍卫。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