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2025-07-09)
特朗普14封信齐发,连盟友也不放过,是何用意?关税战博弈态势如何?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
盟友也不放过?
为何特朗普用25%的关税威胁重砸日韩盟友?
宋国友认为,第一,在特朗普眼中,日韩既是盟友,也是“占美国便宜较多”的国家,且迄今未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其表现令特朗普不能接受。
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日本和韩国分别是美国的第六大和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国去年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总价值达2800亿美元,占14国的60%。
第二,原定的90天“对等关税”暂缓期临近节点,特朗普必须有所反应,否则就违反行政令。
还有评论认为,特朗普此举也有杀鸡儆猴之意,即敲打其他谈判对象国:连盟友我都下得去手。
屠新泉认为,其一,特朗普一直不太关心盟友,认为美国足够强大,无须盟友;其二,对“占便宜大户”收取保护费;其三,日韩对美有贸易顺差,美国想弥补亏空。
外界注意到,此次信函中,对韩拟征税率与特朗普最初宣布的相同,对日拟征税率则比4月2日宣布的高出1个百分点。对此,屠新泉认为,税率符合预期,特朗普即使针对对美逆差国,依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以弥补财政亏空。宋国友指出,对日韩拟征的25%左右税率水平较高,相当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平均税率。
威胁金砖国家?
特朗普下通牒的14国中,还有不少新兴经济体,包括金砖国家和伙伴国。
宋国友指出,根据世贸组织规定,允许发展中国家保持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关税水平。特朗普将这类税率视为对美国的“不公平”,因此将视线投向这些国家。
此外,世贸组织协定明确规定,发达国家不应期望从对发展中国家削减关税的承诺中获得互惠,不得要求后者作出与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求不一致的减让。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显然与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重要原则背道而驰。
“另一个原因是,特朗普比较担心发展中国家会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转口地。因此对东盟国家‘挥刀’。”屠新泉说。
后续如何博弈?
宋国友认为,后续关税战会“边打边谈”。特朗普会继续反复极限施压,直至取得他认为相对满意的结果。谈判对象国则会争取在8月1日前能够有所进展。其中,日本态度比较强硬,要看特朗普是否有新的谈判策略,预计双方会互有让步,只是谁让步更多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谈判达成的最终税率可能在特朗普划定范围内。“大西洋理事会”国际经济事务主席乔什·利普斯基表示,推迟三周实施关税,不太可能为展开有意义的谈判提供足够的时间。
也有不少观察人士认为,在关税暂缓期临近结束时,特朗普正通过发送关税信函升级贸易战。不过,从选择关税对象、延长关税暂缓期等动作来看,美方释放出复杂信号,既有施压他国尽快达成协议的威胁,又有受制于关税反噬效应的现实妥协。
屠新泉认为,特朗普既可以说很“强硬”,又可以说很“怂”。“特朗普为什么延长暂缓期?显然是为给各国留出时间窗口,仍想达成交易。”屠新泉认为,特朗普的施压手段会不会真的落实,也有待观察。如果将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加征关税非法,这会对特朗普形成约束。
屠新泉指出,各国现在都在采取“拖字诀”,“它们认为签不签协议几乎是一回事。不签,被征税。签了,还是被征税,只不过税率略低,但却需要在别的地方让步。”
对全球有何影响?
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终对各国征税,将是把双刃剑。
在美国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顶级商品中,就有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药品和机械等。南非是美国铂金进口来源地。马来西亚去年向美国出口大量半导体。孟加拉国、印尼和柬埔寨是服装及配饰的主要制造中心。
美国对这些国家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进口商很可能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外界注意到,特朗普威胁征税已拖累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受到征税威胁的国家,其经济可能受到影响,全球经济也会受到波及。
屠新泉认为,如果特朗普挥出关税大棒,将损人不利己,祸及全球,因为很多国家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
“前几个月美国征收10%关税的背景下,关税战对美股影响不那么明显,但美国本国和全世界的成本提高是注定的。如今关税可能上升,对通胀、经济都是坏事,也将彻底颠覆世贸组织的体系和规则,多个成员已发出将美国从世贸组织开除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