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上海智库论坛|中美关系挑战与机遇并存,提升自身硬实力非常重要
吴心伯、宋国友

上观新闻 2024-11-28

(来源:上观新闻,2024-11-28)

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以及特朗普相关外交政策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11月22日,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市美国学会协办的“上海智库论坛·2024|当前中美关系与上海城市发展”在复旦大学举行,众多专业学者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需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认为,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国际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上海肯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特朗普执政理念必然体现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到底是走向保守还是受现实利益制约,我们都要做好充足的应对,上海尤其要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做更多工作,发挥更多作用。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认为,特朗普改革了共和党,全面推行特朗普主义,努力打造特朗普体制。在对华政策上,可能会推动经贸脱钩,同时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的风险也会上升。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8年前的中国,美国任何不利于互惠合作的外交政策,往往也是自种恶果、不得人心,也未必会得到美国国内,乃至全世界的支持。

加强联系,活跃民间各类交往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教授认为,在中美关系博弈中,上海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在二轨外交方面。上海在全世界有80多座友城,“一带一路”有23个。上海与美国旧金山、纽约、休斯敦等城市多有联系。要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力量。要用好留学、旅游、会议会展等机遇和平台。上海应该成为中美人民交往的一个“门户”和“桥梁”。另外,上海要真正成为内循环与外循环链接的节点城市,尤其是在推动内循环方面,上海航运中心可以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创始所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华认为,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友人的支持,离不开美国朋友的支持。上海与美国的交往,历史非常悠久,源远流长。地方交流是永恒的,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断的。尽管中美关系发展遭遇困难和阻力,但上海与美国的地方交流,仍然在曲折中进行。在交朋友方面,上海还有天然的优势。特朗普上台后,中美经贸交流肯定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上海经济发展。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指出,虽然脱钩论讲了很多年,但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美国在中国的企业还是有相当数量是赚钱的,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近年来增加投资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离开上海的美国企业也不是没有,但整体而言比例并不算高。未来预期虽然不是太乐观,但企业行为需要审慎观察,通常和媒体报道与直观感受差距不小。

突破人才限制是关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田素华教授认为,在中美产业与科技竞争方面,美国可能会在技术、人才、资金和制度四个层面对我们进行限制。中国要想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最核心的是突破美国的人才限制。需要转变的观念是,技术背后是人,人又是流动的专利,要重视老年人(技术存量)的作用。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提升内力,提升自身硬实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主任庄珺研究员认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5月到2023年底,美国新建了17个协调科技、对外政策的机构。这表明美国对科技外溢的限制,有非常大的决心。这些年来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单边打压有几个类型:出口管制、投资限制、进口限制、签证限制、市场封锁等。另外通过组建所谓的朋友圈,实施针对性很强的专题领域的限制。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科技还是要自立自强,要造就大批胸怀使命的尖端科技人才。

是挑战,更是机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认为,美国新政府执政给上海城市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人才聚集和制度创新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关键。即使遭遇美国新政府所产生的政策不确定性,上海仍可通过更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更快的要素聚集能力、更好的国际营商环境、更佳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更强的对内资源协调,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中的影响力,从而夯实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发挥先行者和探路人作用。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认为,在中美关系的处理上,要统筹好安全与开放的关系;要处理好紧与松的关系;要把握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