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2024-04-27)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双方的互动交流非常频繁,在许多领域展开了对话合作;另一方面,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层出不穷,并不断拼凑“小圈子”围堵中国。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启了他为期三天的第二次访华之旅。
此次访问,美方有什么诉求?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走势将如何?美国还有哪些牌要打?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中分析,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其两面性会表现得非常清晰,一方面会继续推行种种打压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又会害怕走得过于极端,真正引起冲突的话会无法收场。在现阶段我们既要保持警惕、有所防备,也不必过于草木皆兵。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认为,如果中美两国能够相向而行,或者说对彼此有正确的认知,那么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完全可以携起手解决很多难题,例如经贸问题、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等。
直播画面截图
“希望你不虚此行”,意味深长
知事:中国外交部宣布,中美双方在全面交换意见基础上形成五点共识。那么,如何评价布林肯此次中国之行呢?
吕祥:去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两国关系呈现出止跌企稳的势头。但是也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两国关系中的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尤其近期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的言行,严重地伤害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整体氛围是比较严峻的。
因此,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双方此次达成了五点共识,强调要继续交流、沟通、对话。虽然这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地扭转目前的局面,但是也要肯定,它在稳定两国关系上,是一个重要的成果和进展。
北京时间4月25日下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抵达北京。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韦宗友:从五点共识可以看出,双方都不希望中美关系继续走向对立甚至对抗,都希望通过增加高层的接触、交流和磋商来了解彼此关切、管控分歧,将止跌企稳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布林肯时说了一句话,“希望你不虚此行”,我觉得意味深长。如果两国能够相向而行,或者说对彼此有正确的认知,那么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完全可以携起手解决很多难题,例如经贸问题、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一些地区热点问题等。
我注意到,五点共识中有一条就是“双方就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保持协商,双方特使加强沟通”。也就是说,即使中美在一些问题上暂时没有取得共识,也可以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为后续进一步协调立场、携手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氛围。
美方的诉求,其实是矛盾的
知事:通过此访,美方希望达到哪些诉求呢?它们与目前美国的国内形势,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大选有何联系?
吕祥:美国现在的全球利益,主要集中于三个战略板块——欧洲、中东和亚太(美方称之为“印太”)。最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金额高达950亿美元的外援拨款法案,目标正涵盖了这三大板块。其中最大份额的还是欧洲板块,主要是援助乌克兰的610亿美元,占了绝对大头。
在美国国内,援助乌克兰一直受到强烈的质疑和抵制,尤其是共和党的一些极端保守势力,他们不愿意为乌克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但是拜登政府对国会摊牌说,如果不加大援助力度的话,乌克兰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溃败,那将是美国在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失败,是他们无法承受的一个后果。
所以我们看到,布林肯访华之前就放风了,要在中俄经贸往来上对中国施压,这是他的一个主要诉求。而美国惯用的伎俩就是,当他有求于你的时候,反而会采用施压的方式。
韦宗友:我认为,布林肯此次访华首先有经济方面的诉求。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拜登政府为了赢得国内蓝领工人,尤其是摇摆州蓝领工人的选票,需要在经贸方面展现对中国的强硬态度,比如最近的很多举动,如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发起301调查、威胁加征关税等。
其次有外交方面的诉求。刚才吕老师也提到了,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年多的时间,其形势令拜登政府很担忧。而本轮巴以冲突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已经超过了200天,拜登政府对以色列的偏袒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特别是引起了青年学生以及阿拉伯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最近在很多高校里发起了抗议运动,令拜登政府十分头疼。大选即将到来,如果让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冲击到选情,这是拜登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们希望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发挥作用。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在校园里设立亲巴勒斯坦抗议营。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拜登政府今年在外交上的成绩是乏善可陈的,如果中美关系又陷入对立甚至对抗,那可以说交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因此,通过高层间的交流沟通来稳定中美关系,也是拜登政府的一个重要诉求。
但是要指出,美国的这些诉求本身就存在前后矛盾。比如说,一方面希望稳定中美关系来给外交表现加分,另一方面又要展示对华强硬,助力国内选情,这其实是矛盾的。
一系列动作,还是以前的套路
知事:我们注意到,在布林肯访华之前,美国加紧了在经贸、科技、地缘政治等方面对中国的打压限制,营造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如何看待这一系列动作?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吕祥:关于美国对华的产业、技术、经济等政策,我想有三个政策是可以确定的:
首先是他们公开宣称的“小院高墙”政策,其实质就是限制美国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对中国的出口,以此来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其次是耶伦本月访华时谈到的“中国产能过剩”论。我总结为“大院矮墙”政策,就是要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矮墙、铁丝网、篱笆来阻挡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这在最近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池以至于钢铁、海港起重机等行业表现得明显。
再次是通过对地缘政治的操弄,恶化中国周边的环境,配合帮助上面的两个政策的实施。例如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上,美方不会停止干涉。但是考虑到中国进行反制的可能性及实力,他们也不敢走得太远。
今年是大选年,所以美国的两面性会表现得非常清晰,一方面会继续推行上述提到的这些政策,另一方面又会害怕走得过于极端,真正引起冲突的话会无法收场。所以我觉得,在现阶段我们既要保持警惕、有所防备,也不必过于草木皆兵,好像现有的分歧马上就要演变成冲突,那不至于。此次布林肯访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就是美国现在还是希望中美两国关系保持稳定的。
韦宗友:前面说到的一系列动作,其实还是美国以前的套路——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希望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但是中方早在2021年就说了,不接受美方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
这一次中方也很明确地说,树立正确认知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如果美国对中国不再抱有错误的战略认知,不再视中国为对手,实际上两国在全球可以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成为合作伙伴。
知事:值得玩味的是,布林肯在抵达中国之后,表现出一种很“亲和”的姿态,包括他在上海吃小笼包、看篮球赛、与大学生进行交流。美国财长耶伦此前访华时也有类似的表现。如何看待他们的这种姿态呢?
吕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无论是耶伦在广州去陶陶居,还是布林肯到上海吃南翔小笼包,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真实的一面。在人均收入距离美国还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中国人民也能吃到很多物美价廉的食物,这就是中国产能水平的体现。此外,他们还能通过美食文化来体会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都是人文交流的一部分,对于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不无裨益。
韦宗友:刚才说到,布林肯此行主要还是希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的。他到中国之后,通过吃小笼包等带有亲民色彩的举动,可以软化之前的一些强硬立场,起到公共外交的作用。
可以说,美国的政治人士也非常头痛,一方面要展示强硬,另一方面又怕强硬过了头,其行为很多时候就带有了表演的成分。
“大牌”不多了,但小动作不会断
知事:美国大选将在今年的11月正式拉开帷幕,可以说未来几个月是塑造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美国还有哪些牌要打呢?
吕祥:我认为,美国手里的牌主要还是在经贸方面,会试图用新的经贸限制措施来威胁中国,例如在此次布林肯访华之前又抛出了新的301调查。
但是,他们出台过于激进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上一届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已经走得很远了,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加码的话,极有可能对其国内的经济带来反作用,加重通货膨胀,反而不受欢迎。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上,美方的挑衅已经接近中方的红线,再多走几步就踩线了,所以他们会很慎重。
综合而言,我认为美方可打的牌已经不多了,但是小动作不会间断。
韦宗友:我非常赞同吕老师所说的,其实美国可打的大牌已经不多了,但是小动作肯定会不断。
经贸方面,为了获得选票,拜登政府接下来可能会对中国的很多行业继续进行打压,例如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光伏产品、钢铁、造船、海运等,手段包括301调查、加征关税。其实质性的经济影响可能不会太大,但是对于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良好势头会造成负面冲击。
其次就是加强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以前说是“小院高墙”政策,未来可能会范围不断扩大,成了“大院高墙”,从先进半导体扩大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再到生物医学、清洁能源等技术领域。
再次,美国会不会打金融牌,我觉得有待观察。布林肯访华前,美方放风说鉴于中俄间的经贸往来,威胁说要对中国的一些银行采取制裁措施。至于实际中会不会这么做,还无法确定。
还有就是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拜登政府多次表示不支持“台独”,希望看到台海局势稳定,但又小动作不断,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来提升台湾所谓的“不对称防御能力”。
当地时间4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奎松市,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开幕。图源:视觉中国
在南海问题上,最近也是风波不断。前段时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日美同盟高调升级。然后美日菲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三方领导人会晤,会后宣布将在南海实施联合巡逻。这显然是为了给菲律宾壮胆,也不利于南海局势的稳定。这些都是美方针对中国搞的一些小动作,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他们主要的发力点。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知事: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就是美国大选的结果可能对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吕祥:首先必须要说明,大选是美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国内政是我们的基本政策。其次,作为研究者或者观察者,目前还很难做出判断。从民调数字来看,特朗普是很有希望再次入主白宫的。但是他现在也深陷多起诉讼,例如“封口费”案本月就在纽约开始审理了,这也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遭刑事审判的前总统。可能要进入6月之后,对美国大选的前景才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纽约,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封口费”案第一天庭审后向媒体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要保持好我们的战略定力。不管谁当选,我们都坚持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此基础上争取弥合分歧、管控分歧,这是我们的最大的善意。
如果说美方一意孤行,我们也要从各个角度、方面做好应对预案,进行有效反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一点是有足够信心的。
韦宗友:对于美国大选,毕竟到11月5日才投票,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到时候赢的是拜登,我们已经打了4年交道,比较熟悉了,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从他最近的种种言论来看,例如对华加征60%关税,中美经贸关系将再次面临巨大的冲击。当然,也不排除他到时候放弃这些极端做法,寻求与中国进行谈判。此外,特朗普在科技、军事领域继续打压中国的可能性也很大。
对中国来说,美国会给我们的发展设置一道一道的障碍,但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体量,有14亿的勤劳的人民,我相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