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走完传奇一生
吴心伯

《新民晚报》 2023-11-30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9日在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岁。

基辛格一生传奇,曾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担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为美国外交打上浓厚的个人印迹。此后数十年,基辛格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依然重大,被美国前总统福特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这位与中国打了50多年交道的“中国通”,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10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外界看来,基辛格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为中美关系作出的杰出贡献。

图说:基辛格(资料图)。GJ

推动中美破冰

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为犹太人后裔。1938年,因不堪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他随全家迁居英国,同年来到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国陆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求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步入政坛之前,基辛格专注于学术。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中,他首次提出有限战争的理论,在学界和政策研究界崭露头角。

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尼克松击败共和党内的竞争对手洛克菲勒,却意外发现了在洛克菲勒身边担任外交政策顾问的基辛格的才华。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而尼克松通过与基辛格的交谈获得了对局势的精准分析。由此,基辛格在1969年1月离开哈佛大学走入白宫,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开始从观察者到实践者的转变。

在基辛格看来,如何体面地从越南战争中抽身固然需要中国,但中国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与同样有意愿打开对华关系大门的尼克松不谋而合。由于当时美国政界的主流声音深陷冷战思维的桎梏,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努力是在对国内高度保密的情况之下进行的。

图说:基辛格(资料图)。GJ

1971年7月,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的基辛格以访问巴基斯坦为掩护,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执行代号为“波罗一号”的秘密访问。这一代号取自元代访问中国的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意指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风险。

此次访问期间,基辛格与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奠定了基础。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展开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访华前,尼克松还听取了基辛格超过40个小时的相关报告。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作为“现实主义政治”的拥趸,基辛格通过均势外交与缓和政策,构筑起以均势为基础的国际结构,为美国外交打上深刻的个人印迹。

1977年1月,基辛格离任国务卿,时任美国总统福特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持续发挥影响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基辛格对中美关系发展所起到的贡献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他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期间,起到的是对华政策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作用。

离开白宫以后,基辛格并未远离政坛,也始终关注中国。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他曾先后100多次访问中国,屡次获得中国领导人接见,并造访中国多地。

基辛格自称专长是“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并对“中国思想和中国人民有浓厚的兴趣”。在88岁高龄时,他还出版了《论中国》一书,试图帮助美国人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和中美关系。

基辛格曾回忆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时的场景。当时基辛格说:“中国很神秘。”周恩来答道:“我们并不神秘,你觉得神秘是因为接触得太少。”

图说:基辛格1975年访华时参观故宫。GJ

在吴心伯看来,基辛格在卸任国务卿后,为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基辛格一直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基辛格说过,从尼克松到特朗普的历任美国总统,都在对华问题上单独征求过他的意见。在美国的对华政策领域,基辛格的影响可谓直接。

第二,基辛格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分享他对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看法,包括著书立说、演讲访谈,进而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对中美关系的思考和认知。

第三,基辛格频频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官员、专家与学者都有广泛的接触,是中美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步入困难时期之时,基辛格发挥了独特的桥梁作用。

回顾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外交政策研究所副主任肖河认为,冷战期间,基辛格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他本人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和烙印。难能可贵的是,基辛格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中,始终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为美国政治家和外交决策者,基辛格主张只有多极化才能实现国际秩序的稳定。这和冷战后美国主流政策界鼓吹的“首要地位”战略,即在全球所有关键地区都要维持美国“独步天下”的绝对优势,形成了重大而深刻的区别。

基辛格式智慧

今年7月,基辛格以百岁高龄访华,与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习近平说:“基辛格博士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你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这两个一百加在一起,使你这次访华具有特殊意义。”

基辛格表示,自己此访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中双方应该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希望双方拿出智慧,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图说:基辛格10月在纽约接受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颁奖。GJ

基辛格不止一次强调,美中合作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他多次呼吁中美之间保持军事交流,并加强在全球治理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吴心伯认为,“基辛格式智慧”具有深刻的内涵:首先,有大格局和大视野。基辛格看待中美关系,是将它置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他早年经历过战争和动荡,因此非常关心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在思考中美关系时,他也始终从这样一个大的视野出发。其次,基辛格在处理和思考中美关系时,超越了意识形态分歧,这使得他在思考问题时非常务实。再者,他非常重视了解对方的想法,避免了一些研究者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基辛格留给世界的,不只是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还有他关于地缘政治的深邃思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认为,基于长期外交实践和观察,基辛格对地缘政治有着娴熟把握,一个主要表现是对大国平衡的运用。这种地缘政治思想所体现出来的对大国权力的平衡感,仍然可能是当前世界应对复杂乱局的一种思想启示。基辛格的思想和外交实践,值得国际社会思考。此外,基辛格在多年外交实践中积累的冷静务实的外交艺术,在“逆全球化”现象频发、民粹主义思潮涌动的国际背景下尤为珍贵。

如今,这位富有远见和充满智慧的老人的离世令世人感叹。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这对我们的国家和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历史将铭记这位百岁老人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

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吴宇桢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