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英国赶搭对华军售快车
王义桅

《国际先驱导报》 2005-01-20

http://news3.xinhuanet.com/herald/2005-01/20/content_2486276.htm

“欧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这是英国此前少有的表态,这一积极的立场很可能表明英国态度的彻底转变

1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访华,对华武器禁运问题是主要议题之一。来华之前斯特劳向英国下院表示,虽然面临美国的反对,但他相信,欧盟会在未来几个月内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舆论认为,斯特劳的这一表态,标志着美欧关系的解冻,欧盟内部已在解除武器禁运的实质性问题上达成一致。

英国解禁立场大转弯

根据斯特劳的说法,欧盟将会在6月底,也就是卢森堡卸下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前,做出决定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斯特劳表示,欧盟仍然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感到关注,但他承认把中国与津巴布韦和缅甸等国相提并论是错误的。外界十分关注,这是英国此前少有的表态,这一积极的立场很可能表明英国态度的彻底转变。

英国目前担任八国集团主席,今年7月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英国在解禁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关键。英国一直以来不像法德那样明确地支持解禁。在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英国的立场长期以来摇摆不定。一方面,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不得不慎之又慎,避免开罪美国;另一方面,中国市场所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使部分英国人士认为,英国应以欧盟和中国的关系为重,在对华军售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

斯特劳在2004年年底表示“我们绝对没有反对解禁”,标志着英国确定立场,在解冻的日子不远时开始搭上了支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禁令的列车,以便将来分享中国的武器出口市场,而不再让法德两国出风头。

欧盟解禁将发挥多重杠杆效应

欧盟解禁对华武器问题实质是中国告别一个时代的象征,是欧盟是否信任中国的试金石。欧盟对华解除武器禁运,并不代表中国就会大量购入欧洲的武器,中国本身有一套国防预算,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大量的资金,况且欧洲使用的武器系统跟中国的系统有很大分别,不可能大量更换。而且,欧盟本身对出口武器也有自己严格的监管与控制,不是你想买什么就给你什么。

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言,中国要求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绝不是急于购买欧洲国家的武器。中国之所以多次要求欧盟解除武器禁运,其目的无非是反对歧视,因为互尊互信、平等互利是中欧关系的基础。因此,解除武器禁运,其政治和象征意义比军事意义要大得多。而就对华武器销售本身,欧盟解禁将发挥其杠杆效应——欧盟立场的松动,也会促使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就在去年底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时未能得到欧盟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松动,俄罗斯国防部长随后访问中国,大谈两国军事技术合作以及举办军事演习事宜,对此作了极好的注脚。

对美国而言,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也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推动中美进行军民两用高技术的合作(美国高技术公司不会坐视欧洲、俄罗斯霸占中国市场),另一方可能刺激美国施压台湾当局,推动军购案的通过。

欧盟将继续控制对华武器出口

美国是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动最主要外部力量。华盛顿担心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国能够有机会得到用于作战部署和指挥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其中既包括欧洲研发的技术,也包括美国授权欧洲制造商使用的技术。美国宣称,中国对雷达、通讯设备和其它国防技术的获取,会极大地改变亚洲地区的军事平衡,令美国的战略计划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说白一点,就是美国绝不能容忍任何可能挑战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情况出现。尽管欧盟国家不断向美国作出保证,但美国仍对新出口政策的实施过程感到担心,因为这项政策将由各国单独执行,而其中一些国家可能会任意歪曲行为规范。

欧盟下一步很可能既解除令美国不安的武器禁运,又想法平衡美国的担忧。斯特劳承认,美国希望欧盟实行有效的军备控制措施是“合情合理”的。斯特劳说:“即使解除禁令,我们也终将采取和现在同样有效的对华军备控制措施。”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哈维尔·索拉纳日前也表示,在他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为期两天的会谈结束后,他认为美国“能够容忍”解除禁令的决定。很大程度上这意味着欧盟与美国已达成妥协。欧盟是在1998年推行“武器出口行为准则规定”,此规定现将修改,以扩大其适用范围,要求欧盟国家在出售武器时,必须考虑武器或科技最终使用的目的,同时每年还必须提出报告。

因此,作为对美国和欧盟内部的妥协,欧盟将是原则、名义上解除而在内容、程序上对华武器出口进行一定的限制。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