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美国越来越不自信?
王义桅

《国际先驱导报》 2005-08-11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08/15/content_3356279.htm

中海油收购案是一块试金石,测试美国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中国对美国而言,更大的挑战似乎还在后头。8月4日的《华尔街日报》社论针对12月举行的东亚峰会评论说,中国致力于把美国排除于东亚峰会之外,显示了其新的政治力量。社论还指出,世界权力中心从欧洲转移至亚洲的预测,逐渐显出是正确的,中国的经济崛起必然代表它将扮演更大的政治和外交角色。

美国近来对中国的一系列过度反应,是否真意味美国太小气、太敏感、太不自信了呢?果真是中国崛起对美国冲击提前到来,还是美国树敌太多,老怕“鬼叫门”?

真的不自信?

细心观察,看来情形没有那么简单。美国的“不自信”表现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是成本——收益考虑,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反映的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中国恰恰成为自由贸易的急先锋;有些是意识形态偏见,如中海油收购案,强调其国有企业背景;有的是泛国家安全化,在“9·11”后的政治语汇里,贴上国家安全标签便上升到政治正确高度;有的是战略考虑,如《中国军力报告》,反映的是军火商和右翼的腔调;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反映的是美国国内的就业压力和赤字经济……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美国对中国的过敏,不能简单说是美国不自信,而是美国社会保守化的写照,而且过度反应常常别有用心。国会议员和战略、政策制订者想法不一,后者并非不自信。

但就美国社会的总体反应看,美国的确有不自信的一面,“9·11”后美国一贯正确的意识大打折扣,更何况国际形象近年不佳,但更本质的恐怕是危机意识的增强,担心中国正迎头赶上,对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构成挑战,因此有意夸大对手实力,达到团结国内、更好推行外交政策等多种政治目的。

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美国各界普遍躁动不安。美国政治人物对中国刻意歪曲,美国民众对中国又了解太少,而学者对中国的认识却又片面和肤浅,形成美国对中国认识的一种混乱,民众都不知应该相信谁。

当然,烦躁不安的美国社会,也不乏理智的声音。《纽约时报》最近就载文,提醒历史上夸大苏联威胁的教训,号召美国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中国崛起,主张“向中国学习就是一切,焦虑无任何益处”。该报担心,对中国崛起的过度反应会冒着视中国为挑衅性对手而非全球性竞争者的风险。未来国务卿的热门人选——扎卡里亚,在最近出版的《新闻周刊》撰文“错误处理中国挑战”,提醒那些将中国视为昔日苏联的冷战思维者“沉迷过去必定误判未来”。可惜像这样的理性担心毕竟只占美国社会的少数。

中国寻求局部突破

既然我们希望美国要以平常心待我,我们也应平和心态对美。在恐怖威胁、伊拉克局势压力减轻后,布什连任以来,猛打“中国威胁”牌,有着多种考量,如为日本右翼势力和“台独”分子打气撑腰,但具有很大的试探性,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看是否跟进?),同时测试中国的反应(检验中国的力量与使用力量的决心),其中一重要伎俩是过早透露《中国军力报告》的“中国威胁论”基调,却一再推迟报告的面世,期间尽力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同时以压人民币升值为由头狂炒“中国经济威胁论”。

然而,中国无意、也无力与美全面对抗,与美实力差距虽总体在缩小,尤其是经济实力方面,但高科技、军事技术和预算等方面与美国差距可能还在拉大。因此,与美竞争,中国只能以静制动,寻求局部突破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