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世界从混乱走向有序
沈丁立

《环球时报》 2006-08-04

近来黎巴嫩的乱局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世界是否变得更为混乱?有人声称世界已经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事实是这样吗?

世界大战的触发因素已不存在

世界大战有着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波及地域的全球性;二是涉及国家面的广泛性;三是战争时间的展延性。人们注意到这样两个现象。第一,从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所经历的两场大战来看,世界级战争还会卷入相当数量的世界大国。可以说,要是没有世界上核心国家的卷入或发动,一般的地区冲突很难蔓延成全球范围的全面战争。第二,从战争的背景来看,过去的大战尽管可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爆发,但它们之所以被触发,还是反映了发动国所处内外政经状况的矛盾,以及这样的国家需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释放其所面临的张力。

这些因素,对当今世界来讲已不存在,这是由于当代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各大国都不愿卷入大战。它们不能预见在当前经由全球大战可以给世界和各国带来什么好处。

中东乱局不会影响世界稳定的全局

大国卷入抑或发动世界大战,总是为了谋求一定的利益。二战期间轴心国集团联手在欧亚非战场发动侵略,谋求的是势力扩张和攫取全球资源,但由于这违反被侵略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终告失败。目前的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交战双方也许都有充足理由参与,都有论证己方正义的根据。谋求各自的“正义”和利益,就是目前以黎战争以及过去几个年代阿以冲突的缘由。但是,以黎局部冲突能否大规模溢出,不仅看当事方认为是否有必要,还要看相关各方能否得利。而这里的“相关各方”,在当前已是全球概念。

在二战结束以来的60多年里,人类日益经历全球化的发展,环球各处日益相连。中东与海湾的和平,已不仅仅与当地人民有关,它还牵涉世界各地的稳定。与全球化偕行的是全球财富的更快增长,它在总体上改善着各国尤其是主流与核心国家的力量增长和人民生活。因此,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动乱不会给世界大国带来益处,世界级的核心或重要国家不会刻意助长战乱,更不会再为其中的任何一方助战。有鉴于此,在新的世纪,世界大国有意或被迫卷入局部性地区冲突,并因此展开世界大战的可能几不存在。

当世界各国普遍地不能从世界大战中得益,当世界大国的核心利益一致,即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不能被地区动乱所破坏,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局部动荡就没有可能影响全局。在冷战时代,尽管朝鲜和越南战争经年累月,甚至面临当时世界大国的直接间接干预,但仍然被刻意控制在地区层次。冷战结束以来,当今的世界级大国齐心协力,共同干预了印巴在卡吉尔问题上的冲突,甚至不允许它演化成地区性大规模军事冲突或核战争。它们还正在干预朝鲜半岛和伊朗的核问题,力图和平妥善解决这两个核问题。整体而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在克什米尔归属、北爱尔兰独立以及前南地区等冲突问题上,明显降低了这些热点问题的温度。

国际社会将更为有序

尽管目前局部热点有所升温,如导弹试射、中东乱象、南亚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恐怖活动升级,但这些都是局部现象,没有构成整个国际社会的混乱。相反,在整体上,国际社会进一步向有序化发展。

最为显著的,是美中俄三大独立力量中心的关系继续朝着更趋平衡的优化方向迈进。美中俄是同时具备独立外交和超级国家实力和资源的世界级核心大国。虽然这三者的地位并不相等,但它们均具超群的国家实力和资源,并且各自拥有独立的政治与外交,而且各具确保自身安全的核威慑力,堪称世界三大独立力量中心。这三大中心分别代表着亚太与北美、东亚以及欧亚三个地理政治的板块,总起来代表着人类1/4以上的人口、1/3的财富、60%的常规军事能力和95%的核战力。只要这三个国家不愿卷入世界大战,人类就不可能再次面临全球浩劫。

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美中俄同时经历着新一轮的经济振兴,这不仅增进经济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减少任何一方对武力冲突可能带来收益的预期,而且还在改善三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使之更趋平衡。简单说来,5年前我国的经济产出只是美国的1/10,而去年已超出1/6。可以预期,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经济规模在5年后以官方汇率计算,还将接近美国的30%。显然,以中美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和合作程度之大,这两个国家都无法接受世界范围的战争,都将协力共同避免将双方卷入其中的可能。同样的道理,对俄罗斯也是适用的。

这不是说世界就此太平,中东地区的有限冲突在本世纪内恐怕还会长久持续。但是,这样的冲突不仅得不到世界级大国的对抗性支持,而且还将面临来自全球多数国家的反对,因此是没有机会演变为世界的根本冲突的。由非政府行为体策动的一些恐怖行动,由于得不到话语权的保障,也不再有可能策动世界大战。相反,人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东北亚和南亚的局面将有希望显著稳定,国际社会将更为有序。

(《环球时报》2006年8月4日 第11版)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