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美国中期选举鹿死谁手?
王义桅

《新民晚报》 2006-11-03

http://xinmin.news365.com.cn/xmhq/200611/t20061103_1161095.htm

11月7日,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如果能在众议院增加15席,在参议院增加6席,就可成为国会多数党,重新取得国会控制权,因而也将对还剩两年的布什政府及两年后的总统选举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这场即将揭晓的选战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强烈关注。

1 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有何重要意义?

美国政治是选举政治,政客们的首要考验是如何赢得选举。在四年一大选、两年一小选的政治周期中,共和、民主两党通过换人、换政策、换方式,使统治获得合法性。

所谓换人,总统大选主要是换总统,然后由总统组成新的内阁;两年一次、介于总统大选之间的是小选,即所谓的中期选举,改选部分州的州长及地方公职人员、众议院的全体议员和参议院三分之一的议员,因为435名众议员任期只有两年,而100名参议员任期六年。但是,90%以上的议员都是连任的,其中2004年参议员连任率是93%,众议员更是高达99.5%,个中原因恐怕是华盛顿的水太深,而国会山是论资排辈的,神经又是联在各地选区的。除了论资排辈外,另外一个美国政治原则是“赢者通吃”:任何一个政党哪怕在参众两院多出对方一个席位,即成为多数党,所有委员会的主席即由多数党担任。如果不同的政党控制参众两院或白宫,美国政府即成为分治政府,即便不能改变当局政策,也将改变政策的推行方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美国中期选举是“国情的晴雨表”,是判断国家是否在朝正确的方向迈进的一个途径。2006年中期选举引人注目的原因不仅在于国会的控制权可能从一个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政党,还在于美国外交政策问题多年来首次成为主导选举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此外,人们还将能源供给和国土安全等重要的国内问题同外交政策联系起来。

共和党赢得2004年大选的大满贯主要靠大打“反恐”牌。但自“9·11”之后,五年过去了,美国人已患“反恐疲劳症”——不仅如此,伊战疲倦更甚于反恐疲劳,连布什自己已是疲惫不堪,美国选民呼吁改变内政外交政策的声音空前强烈。

今年的中期选举不但是对布什政府的严峻考验,也可能是长达12年共和党气势高涨阶段的结束。最近的美国民调已显示,民主党在这次选战中占了上风。由于布什执政六年,已经将美国带到右的极端,外交内政问题不少,需要重新扭转,这也使得此次选举格外具有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意义。

2 “选战”进行到目前阶段,呈现出哪些特点?

特点一:政客想用性丑闻“一招制敌”,负面竞选活动有恃无恐。

虽然负面竞选活动是美国政治的一个传统,但今年更为离奇,道德败坏和性变态等指控成为主要攻击武器。当形势不好时,竞选广告倾向采取负面宣传的手法。负面宣传越夸张就越容易得到媒体的免费报道,所以人们倾向于走极端。

研究表明,负面广告宣传可能降低选民投票率。民主党人希望不断地渲染共和党人的丑闻、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将使保守选民在11月7日不去参加投票,从而使共和党得票降低。

特点二:本次中期选举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选举。

据独立的政治分析机构“美国政治意向调查中心”的专家分析,所有参加选举的候选人的选举费用将达26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增幅达18%。庞大的竞选经费的来源包括来自个人、公司的募捐和国家预算中分拨的选举专用基金。

特点三:因特网、狗仔队,成为“抹黑”新武器。

随着选举临近,参选人使用各种招数来争取选票。

今年有比往年更多的参选人依靠因特网来筹款,跟支持者联络,宣传自己的竞选纲领,当然也不会忘记攻击对手。今年出现的最著名新手段之一是在因特网上发布业余摄制的政治录像片。共和党人乔治·艾伦原本可以轻松争取连任弗吉尼亚州国会参议员,但他将印度裔美国人S.R.西达斯称为Macaca(“猴子”)的录像片段被他的政治对手放在“YouTube”等网站流传开来后,选举形势也为之一变。

3 此次中期选举美国民主党能如愿夺取国会控制权吗?

美国媒体和舆论都普遍认为,2006年的中期选举,将是1994年中期选举的一次极为相似的重复。只是这一回被选民看好的是民主党,并认为民主党人将会从已占据国会十多年的共和党人手中,重新夺回控制权。

从目前总的选情来看,已出现了一幅令共和党人感到心寒的画面。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选民们对布什总统的工作表现持赞成态度的只占38%,对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的满意率仅为28%;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认为,美国正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但是,真正的选举和民意调查仍然有出入。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民主的低投票率,连总统大选的投票率都可以不到50%,中期选举投票率更低,大多不到四成。选战的真正关键,便是两党基本选民各自的投票率。而在这一关键上,民主党称得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民主党此次虽然具有罕见战略优势,但是共和党的战术优势会使民主党的最终斩获要打不少折扣。民主党目前的民意支持优势完全有可能被投票率的劣势抵消。因此,中期选举仍有变数,突发事件乃至投票日的天气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如果要下一个判断,或许可以说:民主党很有可能成为众议院多数党;但在参议院,两党有得一拚。

4 本次选举对美国下届政府的产生、现阶段及下届政府的国内外政策将产生什么影响?

势、术、调,是考察中期选举对布什内外政策走向影响的三坐标。

先说“势”。美国经济的自在规律、美国与世界的根本矛盾和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结构性挑战,这种挑战大于两党差异和政党轮替效应。即使民主党获胜,也不会显著改变布什政府下两年的内外政策。有分析担心布什横竖不能再连任,副总统切尼又不想竞选总统,两人都可以“破罐子破摔”,而民主党又决无可能在国会赢得压倒性多数,白宫完全可能我行我素。此话不无道理。

因此,这次国会中期选举的近期冲击并不显著,真正重要的是选举反映的历史性趋向:布什总统代表的共和党“保守革命”盛极而衰。

再说“术”。民主党众议院领袖南希·佩洛西近日表示,如民主党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赢得众议院控制权,他们在执政的第一周就要对布什政府的执政记录进行审核和调查。调查内容将包括布什政府第一个四年任期内能源班子的运作情况以及与一些大能源公司的关系,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情报的使用,国土安全的措施和预算赤字的控制等。

在朝鲜核问题上,民主党一直有人呼吁与朝鲜直接接触,改变布什政府僵化的对朝恶意忽视政策。如果民主党控制国会,将增加美国妥协以换取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的可能。伊朗核问题上,外交的努力也会得到更大的鼓励。伊拉克问题,则可能更多与伊拉克的邻国——叙利亚、土耳其等的协调。这样,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与伊拉克问题的联动效应更加突出。

最后是“调”。举例来说,如果民主党此次赢得对众议院的控制,佩洛西就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议长。佩洛西的反华倾向,会影响到美国对华政策的调门。

历届中期选举都对两年之后的美国总统大选产生了影响,本次选举也不例外。介于总统大选之间的中期选举能发挥某种“修正”选举政治的作用,因为美国选民往往倾向于分权制衡。与此同时,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很有可能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脱颖而出。

因此,基本的判断是,自“9·11”以来形成的帝王般总统已经寿终正寝,美国未来的两年将出现一个分治政府。

相关链接

■中期选举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2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国会选举与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叫做中期选举。

美国众议员任期只有2年,而参议员的任期为6年。本次中期选举将改选所有的435个众议员议席和三分之一也即34个参议员议席。按美国法规,这次中期选举也将改选36名州长。

目前,众议院内共和党230席,民主党201席,另外一个席位属无党籍议员,还有3个空缺席位。100个参议院席位中,共和党目前55席,民主党44席,另外还有1个无党籍席位。

美国共和党已连续控制国会参众两院长达12年。在野党的民主党需要多赢得众议院的15个议席,以及参议院的6个议席才能获取自1994年以来首次对国会两院的控制权。

■“非安全”席位

美国国会议员的连任率相当高,实际上,在众议院所有435个需要重选的席位中,只有52个“非安全”席位,被视为是真正具有竞争性的。民主党人希望能够赢得康涅狄格州、宾州和俄亥俄州的众议院议席,这些都是看起来容易到手的共和党议席。

■州长选举

州长选举能得到的媒体报道和全国民众的注意力,远不如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选举。但州长在当选后,却能对他所统辖的州的保健、福利、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政策起着立即的影响。这有可能影响全国内政的制定和总统大选的选情,因此,两党在竞选州长时也毫不放松。

这次中期选举将有36个州重选州长。近期民调显示,民主党人不但在两院能取得多数议席,也可能在州长选举中报捷,在纽约、马萨诸塞、俄亥俄、阿肯色、科罗拉多等多个州的州长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的支持率已领先对手。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