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纪念马歇尔计划实施60周年之际,“第二版马歇尔计划”粉墨登场,这就是在东欧推广导弹防御计划。此举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弹。舆论担心,在冷战终结15年之后,另一场冷战又悄然展开,而且主角仍然是美国与俄罗斯。针对美国不顾俄罗斯的一再警告执意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用了“相互毁灭”的字眼,让人感觉到冷战的刺骨寒风。
在8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普京5月31日抨击美国走向“帝国主义”,并在重启新一轮军备竞赛;6月3日再次措辞严厉地指责说,美国正在挑起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冷战,如果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方将以导弹瞄准欧洲这一方式予以回应。俄罗斯的军方更是以实际举措反击美国的行动。俄战略火箭军航天兵5月29日首次试射了一枚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几乎就是摆明了冲着美国来的。俄罗斯的一举一动成为国际舞台万众注目的焦点。
真乃众说纷纭俄罗斯。曾几何时,在这一衰落的帝国,车臣、别斯兰事件的哭泣声犹在耳边回响。如今似乎时过境迁,俄罗斯近年发展成为“金砖四国”之一,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飙升而快速复兴,国力大增。再加上俄罗斯民族的粗犷性格,其领导人多次公开顶撞美国,甚至摆出了趾高气扬的姿态。
俄罗斯怎么不会韬光养晦?
除了武器出口外,俄罗斯的复兴靠的是能源。从这个角度讲,美国将能源价格炒高,客观上帮助了俄罗斯崛起。的确,能源是俄罗斯一大宝库,能源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其中3/4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飙升,俄罗斯大为受益,2006年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就高达1395亿美元。目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超过400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和日本。借助石油美元,俄罗斯基本上还清了外债,彻底摆脱当年叶利钦时期渴求西方资金的被动局面。无债一身轻,俄罗斯腰板自然变硬。
然而,俄罗斯的崛起是一种特殊的崛起,其强大和脆弱同样是一目了然的。对此,2006年10月12日的俄罗斯《生意人报》有一个形象的概括:“人口锐减、腐败、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长期始终如一的战略都使它变弱,而高油价、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队、在联合国的否决权、天然盟友中国,这些因素都使它强大。”在国际竞争力排名榜上,俄罗斯仍被列入政治和经济不稳定、投资环境不利和经济活动风险过高的国家。至今,俄罗斯仍然被西方排除在世界贸易组织门外。
如此说来,俄罗斯之所以沉不住气,是担心美国逼得太急,自己没有本钱和美国抗衡,因而只能采取非对称性语调逞强。换句话说,俄罗斯表面的强硬很可能与内心不一致。
欧洲是美俄角逐的牺牲品
俄罗斯不会韬光养晦,不只表现在公开顶撞美国上,还表现在俄罗斯加紧控制油气管道和能源开放权以围堵欧盟、分裂欧洲上。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对欧洲国家出口,石油输出管道正继续向西延伸。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严重依赖,成为它竭力控制的重要市场。在欧盟原先15国的进口能源中,俄罗斯石油占21%,天然气占41%。加上2004年新加盟国的需求,这个比例已经更高。欧洲现在越来越依赖天然气发电,致使俄罗斯身价倍增,它也有能力满足欧洲一半以上的需求。它连接中欧、西欧的输油输气管已成为欧洲国家举足轻重的经济生命线。
俄罗斯与欧盟的矛盾,尤其是前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俄罗斯复兴帝国的恐惧心理,正好为美国所利用。导弹防御计划就是美国抛给东欧国家的诱饵,以检验它们的忠诚,恶化其与俄罗斯关系,从中渔利。
于是,一连串的龃龉发生了。年初,俄对美欲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导弹防御基地强烈不满,威胁要停止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并继续禁止进口波兰肉类产品。波兰则再度否决欧俄开启新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欧盟也借故提高了对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价。4月底以来,爱沙尼亚又因拆除首都二战苏军纪念碑,加剧了与俄关系的紧张程度。
然而,俄、美在反导问题上的争论让人多少有些莫名其妙。正如俄罗斯《独立报》4月26日一篇文章质问的那样,在可预见的将来(甚至很可能永远都如此),部署在波兰的导弹防御系统和部署在捷克的雷达系统对俄罗斯构成的威胁纯属子虚乌有。所谓伊朗洲际弹道导弹(伊朗恐怕永远也不会有这种导弹)对美国的威胁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此事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美国人干嘛部署这种毫无意义的系统?有人为何在这个问题上歇斯底里?
虽然美国声称在东欧部署军事导弹体系不是针对莫斯科来的,但俄罗斯仍然不明白,美国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华盛顿自由派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副总裁乔·瑟林奇昂尼对此分析说:“在俄罗斯人的脑海中,美国每一次挑起冷战,目标总是俄罗斯。从客观上讲,布什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是为了可以追踪俄罗斯的导弹航向,并获知对方导弹的相关信息。”这就不难理解俄军方的担忧了——美国一再向俄解释导弹防御并非冲着俄罗斯,并邀请俄罗斯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明摆着是混淆视听,因为导弹防御计划等于要解除俄罗斯的导弹威慑。对此,俄军方高级将领警告说,俄将开发新型导弹,应对美国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威胁。其实,美俄角逐具有军事对抗外的政治涵义,这就是分裂欧洲的游戏。
美俄角逐别有所图?
美国早就有心在中欧和东欧国家建立导弹防御基地。波兰和捷克是其最新的目标国。在2007财政年度国防预算中,布什政府专门拨出93亿美元发展导弹防御体系,其中1亿多美元被列为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基地的专项经费。
为什么美国决定在捷克建立1个雷达站,在波兰部署10枚拦截导弹,就引起俄罗斯如此强烈的反响?其实这反映出俄罗斯对美国加紧在俄后院推行“颜色革命”和北约东扩的不满。因为俄罗斯很清楚,美国大打东方威胁牌,才能重振北约,或者建立一个较小的联盟来取代北约。美国的这一行为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美国在捷克和波兰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和盟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实现一体化。
正如北约东扩有和欧盟东扩较劲儿一样,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仅是为分裂欧洲、削弱欧洲,更重要的是试图切断欧洲与俄罗斯的联系。因为在欧洲,有接纳俄罗斯的强烈呼声,而与之呼应,在俄罗斯,则有回归欧洲的强烈呼声。这样就不难明白,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盟与俄罗斯结盟、近年普京实施“掉头向西”战略之际,美国抛出了导弹防御计划。之所以把它称作“第二版马歇尔计划”,是就美国试图继续控制欧洲而言,当然这不再是救济欧洲,而是制造欧洲分裂,不是经济援助,而是军事部署。
美、俄的反导秀表明,美国的战略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俄罗斯的顶撞并非为冲击美国而顶撞,而是面对独联体国家和2007~2008年大选、避免战略空间进一步受挤的自保举措。美、俄在反导问题上互击对方的痛处,只是为了不断抬高自己的身价,寻找在伊拉克、伊朗、阿富汗、朝鲜、委内瑞拉等问题做交易的机会。导弹也好,能源武器也好,只是美、俄分裂欧洲的牌而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zbxl/2007-06/12/content_843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