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可能的
王义桅

《解放日报》 2007-08-14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7-08/14/content_70499.htm

“如果你好好读书,将来你就……”;“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只能……”。这是我们经常对小孩讲的道理。当我还没有出国时,我并不怀疑其中有什么不妥。第一次走出国门是2000-2001学年留学美国,一切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却开始怀疑起来。因为脚底下的“地”变了,头顶上的“天”自然也不同,更不用说那些“经”、那些“义”了。然而那只是美国,美国是例外的。回国后我时常这么安慰自己;其后去欧洲生活时我也不断提醒自己那只是国外,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可当不久前我从印度回来后,一个个内心的神话便彻底破除了;我惊讶地发现———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可能的。

或许我们很难简单地用“从众心理”来解释一窝蜂学钢琴、学外语的教育小孩的方式;或许,对未来的不可预期性,不跟进的不安全感,才是驱使家长这么做的主要动因。然而,起跑线并非外在设定的。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起跑线呢?

人类的悲哀,就在于迄今没有在宇宙中找到其他人类,或在其他星球上寻找到人类存在的痕迹。因此,只能把动物和自然当作参照系,这便有了人类中心论;个人的悲哀,就在于总把别人当作参照系,于是有了自我中心论。看样子,不自觉选择参照系,造就了想当然;参照系的不可选择性,造就了一个个悲哀。

一直在国内呆,大概认为车靠右行驶,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去了英国、日本、印度这些靠左行的国度,想当然的东西才成为其对立面的参照系;没有去过印度的人,大概笃信时差总是以整小时计算的,没想到印度时间比北京时间竟是晚两个半小时。

访问印度回来,最大的感触不是关于印度的,倒是关于中国的。去印度前,曾庆幸于中国过去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像印度被英国三百年殖民,以至于今天充斥着英语、咖啡文化。没想到,如今中国自然纳入西方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大旋涡———全球化,以至失去自我,比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人说“难得糊涂”。如果按照精明的中国人来看,印度人是天天糊涂了:如此容忍落后,如此信神而非钱……

在孟买与经济界领袖座谈,当问及我对孟买的印象时,我说“孟买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上海”。没想到印度人很不高兴,立即反驳我说,“孟买就是孟买,孟买当然不是上海。”我的本意是孟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没想到不自觉流露出“过来人”俯瞰印度的意识。因此,中国人对印度人说“你生活在我的历史中”;印度人却说“你生活在历史虚无中”。印度人,有的是时间;中国人,时间就是金钱,为此只争朝夕。中国人常常着急印度人的拖沓、不思进取。没想到,中国总是生活在过程中,而印度人总在思考生活的结果。因此,对于我们教育小孩子的逻辑———好好读书,将来就可以买大房子、车子……印度人往往追问:“然后呢?”(Then, what?)我们的逻辑是“如果你……,就……。”印度人的逻辑可能是“即便……,又怎样呢?”有“宗教博物馆”称谓的印度,人们追求生活的意义甚于生活的形式,值得我们反省———是否服膺于现代性的线性进化逻辑,成为财富的过客、心灵的过滤器?!

印度的例子充分表明,现代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曾几何时,我们把赶美超英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今又沉浸在GDP超越德国的兴奋前夕,其潜意识仍然是承认自己的落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标尺衡量自己的发展成就。也许我们有形的目标达到了,但是无形的目标却失去了———成为人家成功的复制品,失去了自我。

如此说来,中国发展要超越现代化。突出的,中国经济要有放慢下来的承受力。慢,是为了将来的快。

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认为中国还没有全面实现现代化,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超越现代化”的说法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其实,我们要超越的是狭义的现代化,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并非与现代化说“拜拜”。

国家发展如此,个人发展又何尝不然?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存在诸多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的现象,对数量的追求往往掩盖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至于我们很难劝说一个人———悠着点,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过吧。不要以为竞争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笃定为必然的东西,可能只是假象;当我们以为生活是无所选择的,其实生活在选择我们。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