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现代化与老龄化
王义桅

《晶报》 2007-11-10

http://paper.sznews.com/jb/20071110/ca2822848.htm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如今不只是心不老,时代发展更让人不知老之将至、老为何物也。

据媒体最近报道,西班牙一名叫阿米莉娅的95岁奶奶坚持写博客,固定读者达6万,为最有名高龄博主;这个用西班牙语写的博客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粉丝遍布全世界—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尼日利亚、日本……引来西班牙首相致信鼓励。她坦言,“互联网给了我生命”。另一则消息说,立陶宛一名102岁老翁不久前与76岁的女友喜结连理,创下立陶宛最高龄新郎的新纪录。

看来,我们要重新审视现代化与老龄化的关系了。

以前我们认为,越现代化的国家,老龄化问题越严重。的确,当今世界人口增长的97%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已是负增长,缺乏人口再生产活力了。所有西方大国中,除了美国外,似乎人口都在衰减,社会纷纷步入老龄化,尤以日本、韩国及西欧、北欧一些国家为甚。据估计,到2050年,日本40%的人超过65岁。美国之所以例外,得益于作为移民国家的活力。现在美国的人口增长,三分之一来自于移民,尤其是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移民,不断提供给美国劳动力;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遭受1200多万非法移民的巨大社会压力,以至于出现亨廷顿所言“我们是谁”的认同危机。

是现代化造成了老龄化,还是现代化在改写老龄化的定义?

现在,发生在西班牙和立陶宛的老人故事,看样子为老龄化的悲观前景带来了一丝温馨,这就是现代化在重新诠释老龄化的涵义,并非老龄化社会就没有活力,没有希望。之所以认为老龄化社会是负担,看样子是我们的思维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反观中国,由于三十余年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一些发达城市也在迈入老龄化社会。西方社会对中国老龄化也颇有幸灾乐祸的滋味,甚至有学者据此推断二十一世纪并非中国世纪。对照以上两则消息看来,中国的退休老人,往往也是退而不休,不仅自力更生,还创造性开展各种工作,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还成为建设社会的独特风景线。这不,许多率先实现小康的地方,已经做到了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到老有所乐的转变,延长和发挥夕阳红的余热。

这样说来,对未来的预测和我们传统的思维框架,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了。西班牙的老博主、立陶宛的老新郎,不只不服老而且不服传统现代化的逻辑,提醒我们也许你比他们年轻得多,可能人未老但观念却老了。心不老,观念不老,安能辨我老幼否?

西班牙的老博主、立陶宛的老新郎,不只不服老而且不服传统现代化的逻辑,提醒我们也许你比他们年轻得多,可能人未老但观念却老了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