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东亚国家该如何‘抱团取暖’
沈丁立

《东方早报》 2009-03-30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09-03/30/content_121694.htm

自去年下半年起,渐趋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尚未能够见底。对于这场危机,任何单一国家的能力已不足以对付。究其原因,分为多层,其中一方面,是全球化和各国经济改革促进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要素大规模再配置,因而引起大国尤其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强关联,而当这些环环相扣的链接出现局部失配后,就会殃及内外,祸害四周。

美国的金融业灾难已经传到东亚:中日韩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均遭重创,日本去年第四季的GDP同比下降12.7%,全年下降0.7%,韩国GDP成长仅达总统目标值7%的一半,而我国尽管仍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去年GDP增长率同比下降四个百分点,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还可能低于去年。

显然,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均面临严峻的拷问。无论是日本、中国还是韩国,由于经济发展均过度依赖外需,目前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制造疲软、消费信心和金融信贷不足,并进而导致失业加剧的负面循环。

解决这些困难,东亚国家亟须开展跨太平洋的洲际合作和东亚的区内合作。就亚洲内部的合作而言,就必然需要相关国家的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手段,保障内需和就业,增进信贷和流通,坚持开放,警惕地区内部的贸易保护。东亚国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危机反映了亚洲国家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和金融风暴面前的脆弱,因此危机使各国更加认清问题,需要就此对发展思路进行梳理。

中日韩的经济发展都高度依赖出口,尽管其出口产品的档次有所差异。风暴袭来,美国财富缩水严重,民众消费愿望与能力均受抑制,中国传统输出的日用品不再像往日能打动美国民众的消费,而日韩输出的大宗耐用品则受银行信贷萎缩的严重影响。总体而言,当亚美跨太平洋经济关联受到严重打击时,亚洲国家之间就更需加强地区内联系,而不是以邻为壑,不然各国经济形势将更加雪上加霜。

在东亚地区,中日韩三边高层对话已近十年。去年底在福冈单独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确立了三国伙伴关系,并将三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会议机制化,标志着中日韩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日韩应从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建立和谐亚洲的战略高度加强合作。就在这次会上,中方提出了六点倡议,包括继续就三国自贸区建设进行联合研究;尽早达成一个平衡、务实、共赢的投资协议,提高相互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建立三国间物流体系等。

今年将在我国第二次举行三国领导人单独会议,议程必然包含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回顾,以及三国加速提升在东亚有针对性的经济合作,以共同应对普遍面临的经济和金融困难。在财经方面,中日韩正在探讨扩大三国间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加强三国在东盟与中日韩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快“清迈倡议”的多边化进程,尽快建立区域外汇储备库,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及三国央行间的合作。

可见,危机给亚洲的政治与经济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动力,东亚的核心三国需把握机会。从短期看,三国都需要刺激本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消费,保护国民就业;但把目光放远,宜看到亚洲内部有区内合作的各种便利条件,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等等,加上区内合作的有限商务成本,完全可能使亚洲政经合作提升一个水平。从可能性到现实性,需要政治家们将合作理念转化为造福本国和本地区人民的实际行动。

尽管东亚诸国合作存在着上述有利条件,但推动实质性合作并非轻而易举。一来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竞争与防范仍是恒久主题;二来本地区国家间还有历史和地缘等因素形成的矛盾,这些困难既对进一步合作形成阴影,也可能被未来的合作而冲淡。危机呼唤合作,亚洲各国在困难时刻更要将一国的经济振兴放在地区与全球的背景之下,共同以合作之心渡过难关,使这次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困难成为凝聚地区团结、增进相互信任、促进地区经济再上平台的机遇。

在未来再来回顾亚洲的地区一体化,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即亚洲市场经济的整合、突破就出现在这次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合作过程之中。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