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orld.people.com.cn/GB/41217/9012074.html
本周一,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机构“有毒资产”处理方案,宣布设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由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共同出资,以帮助目前仍然处于停滞状态的美国金融体系尽快复苏。
根据美国财政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财政部将从去年开始实施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中拿出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的资金,与私人投资一起收购50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将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如果投资最终盈利,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分享利润。据报道,受此计划鼓舞,23日纽约股市开盘后不久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3%,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股市当天股指也大幅收高。
政府独力难支
奥巴马政府在此时推出这一计划,是其“审时度势”之后的决定,它也间接表明现行的救市举措正处于“困境”。
布什政府此前出台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主要是以政府“埋单”的形式,抵消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但该计划在保尔森的主导下执行至今,收效甚微。那些受政府资助的金融机构,其“有毒资产”缩水之势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如果政府继续直接购买“有毒资产”,纳税人就将承担更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政府的救市资金“捉襟见肘”,所剩无多。
在此情势之下,奥巴马政府也意识到,仅凭政府手中的纳税人的钱购买“有毒资产”已不足以使金融机构重获新生。于是,政府开始寻求私人投资者的“援手”。政府希望凭借自己“隐约的信用”作为担保,通过“共担风险、共同盈利”等一些配套措施,“撬动”更多的私人资产,从而使得救市资金成倍增长,“解套”效果成倍放大。
方案一厢情愿?
然而,对于这一“合营”方案,美国大部分民众持谨慎观望态度。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国际集团刚刚曝出拿政府资助却大肆发放奖金的丑闻,财政部选择这时发布“有毒资产”处理方案,似乎“不合时宜”。此外,此计划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即如何给这些“有毒资产”定价。金融机构不大可能贱卖这些资产,而私人投资者也不大可能花那笔“冤枉钱”。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宋国友认为,“合营”方案可行与否,主要取决以下三点,首先,“有毒资产”本身的收益率到底如何。其次,对于私人投资者来说,“合营”形式的风险、收益分担比例是否具有吸引力。投资者是否真的有“利”可图。第三,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是否能出现回转迹象。如果大势毫无复苏的迹象,投资人也不会有足够信心“铤而走险”。
救市步伐加快
宋国友说,此前布什政府一系列金融刺激方案并非全是“无用功”,只是其效果还没有显现或者还未放大、扩散开来。总的来说,“合营”方案对解决“毒资产”本身以及“恢复”市场信心来说,还是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奥巴马政府的此项“合营”方案并不是孤立的。它也是其最近一个多月来一连串救市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招”。2月26日,奥巴马宣布高达3.6万亿美元的财年预算。3月18日,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计划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
不难看出,奥巴马上任两个月来,投入资金不可谓不多,付出努力不可谓不大,且有救市步伐不断加快、刺激措施日益密集之势。但最终收效如何,还需进一步努力。而且,现有的救市资金的流转还只停留在金融机构内部,民众的消费信心仍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