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中美对‘和平’的本质仍有分歧
沈丁立

《东方早报》 2009-11-25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3/node103/userobject1ai199413.shtml

中美共享和平目标,已是既成事实。但要实现持久和平,还要分享普世的和平价值观并有意愿为此身体力行。

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之后,中美关系将如何前行,自然是各方关注的问题。

中美关系发展本身具有一定规律。中美都致力于和平与发展,都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但中美和平观的内涵有很大不同,除了愈益增加的双方对和平的共同认识外,双方对“和平”的本质还存在着不同观念。

这种区别,在于美国长期认为世界只能生活在美国治下的和平,美国有责任推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因为这是和平的根本保障;而中国长期认为人类将趋向公有制,并且我国有责任促其早日实现,我们认为和平的根本原因是各国人民当家作主。由于双方对和平的认知有重大差异,两个同样表白爱好和平的国家经常发生矛盾,甚至爆发武装冲突,以保护生活在各自体制下人们的“民主和自由”。

奥巴马来到亚洲,留下几句“美国不遏制中国”的言语,这是美国思维的一定转变。毫无疑问,只要我们继续奉行公有制,美国对中国怎样也好感不起来,但它表示将不寻求以武力解决分歧为特征的军事遏制,而更多以规制同中国博弈,这同传统的美国霸权范式已有相当转变,我们应该表示欢迎。

中国已发生重大转变。世界上因为我们发展公有制而对我国怀疑的国家已越来越少,因为中国现在不仅不输出革命,在内部也在用改革取代革命,用渐进的变革取代激进的突变,用尊重人权、尊重现实的做法,逐步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美国也在不断进步。美国国内从来不乏进步主义思潮,追求各种族平等的努力并未由于林肯总统离世而偃旗息鼓。在美国精英治国的同时,广大民众在乎国家形象,要求结束损人不利己的种种内外政策,常使美国避免长期坚持错误。美国对于伊拉克战争立场的调整,就是如此明证。它能学习也能改正一些错误,就一定还有希望继续发展。

冷战期间美国同时对中苏实施遏制,之后它对我国既接触又遏制。这次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现已不奉行对华遏制,乃是更为积极的转变。这仅是姿态修正,还是战略调整,人们恐怕还要观察。但中国的发展,主要并不寄托于美国政策是否遏制,而是坚持走和平道路,将利益惠及四方,这将根本有助于消除他国疑惧,使得遏制没有必要。而且随着我国国力的壮大,遏制将不再是美国的现实选择,合作和塑造才是美国处理对华关系更为务实的前景。

自美军撤出越南以来,中美已有36年不战历史。尽管这三分之一世纪的中美关系仍波澜起伏,但整体方向是向前发展,合作共赢是两国关系的基本面。虽然双方社会制度十分不同,但和平发展已成共同接受的新意识形态,两国都没有因为体制不同而拒绝交往。在维护亚太安全稳定和致力于地区繁荣进步方面,中美的根本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在促进财富增长、公平经贸与平衡发展领域,双方的优先目标和利益分配有所差别,但互利方向仍然是相同的。

但中美还彼此防范,焦点在于对方的战略意图与能力。中国不会轻信美国的台湾政策将马上有重大变化,对“维护现状”说辞的两面性也洞若观火。美国则对我国在深海和深空的行动前景深深戒备,惟恐其霸权的根基受到触动。要中国向美国保证不发展这些美国已经发展的能力,恐不现实。然而,中国即使不放弃国际法赋予各国的权利,但还是可以通过解释与交流,协助对方减少疑虑。但这次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既然强调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些做法就很难名副其实。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巴马的理解力,他应不难得出这一认识。

中美共享和平目标,已是既成事实。但要实现持久和平,还要分享普世的和平价值观并有意愿为此身体力行。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