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初即将登场,像往年一样,届时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要谈,有不少就事论事的道理要讲。但作为中美之间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更应该关注大问题,阐明大道理。奥巴马今年初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时说,在一些人怀疑中美合作的好处时,这次访问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在彼此的成功中有着巨大的利益。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所蕴含的政策意义极为深刻。这对我们设计己方政策、理解对方政策意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处理当下中美关系,双方必须把握三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
一是美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2008-2009年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弊端及其背后的脆弱性。中美两国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的有效合作有两点启示:一是由于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国不能承受美国经济崩盘的冲击;二是经济实力上升的中国对美国经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美国经济不能垮,既是美方的重大利益所在,也是中方的重大利益所在;美国经济要健康发展,中国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揭示了两国经济关系的非零和特征,也为奥巴马政府处理对华经贸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例如,在美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借助于中国因素的情况下,美国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对华高技术出口控制?该不该屡屡以国家安全之名挡住中国在美投资?如何应对美国国内的保护主义对中美经贸往来的压力?
二是中国社会不能乱。今年年初北非的“茉莉花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冲击。中国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多发的关键期,能否避免大的社会动荡,国人世人关注。国内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中国的问题虽然不少,但只能在稳定和发展的条件下积极谋求解决。国外不戴有色眼镜的观察家也认为,中国若乱,世界经济将遭受巨大打击,这对整个世界都不是好消息。
4月初笔者访美,听到一些美方人士的抱怨。他们批评中国对“茉莉花革命”有可能产生的外溢效应反应过度,认为中国对艾未未等个案的处理表明中国人权状况的倒退,主张美国要提高对华人权问题的关注,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对个案的关注不能无视一个总前提:中国不能陷入乱局。从中国自身看,社会动荡将使中国失去近代以来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最宝贵的发展势头;从外部看,一个陷入乱局的中国将使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之一停转。美国人或许难以理解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稳定需求,但从美国自身利益的角度,他们应该明白中国这台世界经济发动机停转的代价。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出手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大企业,理由是它们“太大以致不能垮掉”,而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角度看,现在中国这一经济体也是分量太大以致不能陷入乱局。明白这个道理,观察中国对一些个案的处理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美关于人权问题的对话才会有现实性。
三是中美在亚太地区不能斗。去年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进“重返亚洲”外交战略,在从南海争端、朝韩冲突到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地区热点问题上都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这种情况引起了一种疑虑,即美国正在积极部署,以多种手段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中美两国若在亚太地区明争暗斗,地区秩序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然而,中美争斗亚太,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首先,对中美而言,亚太地区都很重要,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重大,双方都有能力阻挠对方实现其在本地区的重要利益目标。两强相斗,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其次,中美相斗将迫使本地区的其他国家选边站。对这些国家来说,最理想的局面是经济上沾中国的光,安全上上美国的保险,如果二者要选其一,将是极为痛苦的。明白这个道理,就应摒弃势力范围、均势之类的冷战思维,对一些地区争端不是火上浇油、火中取栗,而是劝和促谈、息事宁人,就应加强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磋商,尊重对方的重要利益关切。▲(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