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动力和技术风险
汪晓风

《社会科学报》 2015-02-12

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2012skb/gnxx/u1ai8599.html

时代发展是一个由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相互促进的过程,如这个时代的预言家、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言,大数据是开启新时代转型的钥匙,譬如大数据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譬如大数据引发了一场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如今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流行话语,一些大数据准确预测和精准还原的故事被反复叙述,商业、企业、政府、媒体纷纷探寻各自与大数据对接的方式。

大数据炙手可热之时,质疑的声音也不断出现。一类是对于大数据技术动力的疑虑,大数据是否代表一种变革性技术?能否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另一类反映了对大数据社会风险的担忧,个人隐私将如何得到尊重和保护?是否会增加新的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这些问题见仁见智,难有共识。而如果将上述质疑与问题重设并整合,认真思考一下大数据发展的社会动力和技术风险,或许有益于展示大数据更为积极的前景。

大数据的初始动力来自技术层面对于优化数据处理的追求。包括20世纪最后十年以来全球范围数字化和数据化的相继演进,数字化提高了计算和处理的效率,也扩展了传输的速度和范围,数据化则通过把对象转变为可分析的量化格式以满足检索和数据挖掘的需求;包括海量数据、异构数据和图谱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进步带来处理能力的持续增长;包括总体数据和混杂数据等新型数据样本在发现市场需求和定位营销对象方面的突出能力。

大数据的后续动力则需要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获取。社会动力的研究试图揭示社会历史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根本原因,其焦点是内在矛盾如何促进了社会发展。大数据的发展是一个开放性、参与性和共享性充分展示并相互促进的进程,大数据赋予个人、社会和政府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更大的行为能力,大数据在防范犯罪、社会治理、公民参与、政治选举、公共卫生方面的成功应用,都表明大数据能够为化解当今世界各社会内在矛盾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

大数据的社会风险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安全保护未能及时向数据世界延伸。一方面,大数据的还原能力缺乏有效约束,如今每个人都有一个存在于世界上各个数据库里的数字映像,通过大数据获取和分析这些数字映像,可还原出目标对象的基本信息及活动信息,这一过程完全可以在现实个体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他们没有表达和授权的机会;另一方面,数据的所有权、控制权和受益权是分离的,数据生产者和数据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权责划分仍然过于宽泛,权利归属不确定带来了各种治理难题。

大数据的技术风险也值得关注。技术伦理的研究涉及认识和约束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技术领域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如技术便利和存储低廉导致数据爆发式增长,且新增太多垃圾数据、虚假数据和碎片数据,并无实际价值且耗费大量资源。又如匿名技术最初作为数字空间开放的基本标志之一,在技术中立价值观主导的社会中,应用和服务的供给者没有限制无益技术的动力。一些国家尝试推动身份识别技术,将允许每一条数据加入所有者标识,对数据的每一个操作加入行为者标识,还尝试通过数字遗忘和数字回收改变数据的无节制扩张,而以数字自由为名对上述努力进行抵制的行动仍有广泛支持者。

大数据问题再次引发人类对自身存在、相互认知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在资源供给和人类需求间寻求舒适度的过程,相对于全球数据以每两年翻一倍速度增长,人们的感受远没有变得更加美好。大数据关注者所表现出的支持或者担忧,都源于一个既不新奇亦不落伍的悖论: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断在累积潜在风险。而无论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还是对技术伦理的遵守,大数据时代的参与者都将面对一系列艰难的选择。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