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采访事件预示另类战争新形态
汪晓风

《新民晚报》 2014-12-31

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4-12/31/content_18_3.htm

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 各方展开数字化较量

美国有线新闻网日前刊文认为,争议电影《采访》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操纵媒体和技术的能力已经逐渐变成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专家指出,这一事件预示了未来国际冲突和战争的一种可能形态: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数字化较量。

将网络和现实世界贯通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汪晓风博士表示,《采访》发行过程跌宕起伏,比影片本身还要精彩,再次印证了这是一个虚拟远比现实更具想象力的时代。戏里戏外,围绕领导人的尊严和创作者的自由,多条线索层层推进,戏剧性地将这部荒诞不经的小制作演化成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标杆。美朝相互指责对方发动网络攻击和进行恐怖主义威胁,有媒体更直白地称这是第一场贯通网络和现实世界的立体战争。互联网提供的复杂技术平台和广阔舆论场,使得各方在此纷争中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国际安全机制不起作用

汪晓风认为,事件还难说已经终结,但至少预示了未来国际冲突和战争的一种可能形态,即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数字化对立和较量。参与者立场和诉求各异,方式和手段隐蔽,伴随着现实利益矛盾,国际社会尚未知如何应对。面对网络时代的言语攻讦和数据破坏,人类社会已经缔结的规则、共识和协调机构似乎全不适用。在事件发展过程中,除了极力把自己塑造成为网络攻击和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以博得国际舆论支持外,没有任何一方诉诸国际安全机制。

应对网络威胁进展缓慢

汪晓风指出,围绕《采访》展开的网络和现实空间的各方角力,揭示了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而秩序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后果,即面对跨国网络攻击和威胁,自保仍是获取安全的唯一手段。美国有线新闻网评论认为当今是一个“巨魔”肆虐的时代,即以挑起冲突为乐者得意的时代。汪晓风认为,“魔鬼”源于美国的自私和贪欲,正是由于美国阻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网络安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致使国际社会应对互联网安全威胁进展缓慢。只有当美国认真吸取教训,意识到网络空间的秩序和自由同样重要,当各国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拿到治理网络媒体和防范网络技术滥用的合法权力并切实合作,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无序时代也才能开始走向终结。

全文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