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吻合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中美两国携手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并与其他国家一道缔造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70年后的今天,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面临着共同塑造21世纪国际新秩序的历史重任。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将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指明方向,共商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各领域合作大计,为两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大利益。
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力量的分布越来越呈现多极化和多元化趋势;人类面临越来越多新的、更加复杂的挑战;各国间的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合作应对共同挑战、谋求共赢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对外行为的主流范式。在此背景下,处理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战略思维,从战略高度认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从战略角度推进中美合作,运用战略智慧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推进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促进了地区稳定,也丰富了中美伙伴关系的内涵。
过去十余年间,中美在促进全球治理上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恐怖主义浪潮威胁全球之际,中国加入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合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中国与美国合作应对危机,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时刻,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此外,在打击亚丁湾海盗、确保国际航路畅通,帮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等国际努力中,中美也进行了协调与合作。中美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展示了两国关系对全球治理的巨大价值,也成为双边关系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历史已经昭示了中美合作的巨大价值,未来呼唤中美两国开展更多、更有成效的合作。当今世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国内与国际问题共振、新旧矛盾叠加,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同时,宗教、种族矛盾激化,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上升,这些都给地区和全球治理带来挑战。从国际体系层面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全球力量对比变化、新的多边机构产生,国际秩序正在深度调整中。面对上述种种艰巨挑战,中美合作与协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迫切和重要。
中美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开展合作的过程,就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过程。要使合作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打破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规律,就必须提倡和强化积极、开放和互赢的思维。
积极思维,就是双方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正确解读对方的战略和政策意图。对中美关系要有一种向好的心态,不断扩大和深化双方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合作,增加中美关系的正能量。同时,要有效管控分歧和矛盾,中美之间的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管控。从近年来的经验看,双方都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在处理具体分歧时要将其置于双边关系的大框架内,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关系就能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保持稳定发展。
开放思维,就是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制定战略和政策,不断做出适应新形势的调整。中美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地位和利益,决定了两国是全球治理的主要成员。在全球化时代,要积极构建全球治理联盟,而不是强化冷战时代形成的军事安全同盟。中美要成为全球治理联盟的重要伙伴,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对手。要打造21世纪的全球治理联盟,就要求美国的战略思维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宽广的视野,要尊重全球治理联盟中新伙伴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安全与稳定,才能有效推进全球治理的目标。对中国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互赢思维,就是不以零和心态看待对方的行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美经贸关系迅猛发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广泛合作,表明双边关系具有鲜明的互利共赢的特征。今天,中美都具有影响对方实现其重要国家利益目标的能力,在此情况下,只有互利才能共赢。所以,两国关系要继续沿着互利共赢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要摒弃绝对安全、绝对优势、零和博弈等过时的观念,不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试图垄断国际事务的主导权,欢迎对方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需要双方做出持久的努力来细心呵护和精心培育。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既是经营中美关系的持久努力的重要一环,又是在重要历史节点上与美方一道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展现积极姿态的重要举措,必将开创两国合作新局面。
专题:习近平主席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