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拜登拿下超270张选举人票,特朗普“大势已去”?(采访)
吴心伯

《新京报》 2020-11-08

  假如特朗普一直拒绝承认败选,直至2021年1月6日新一届国会开会时仍无法确定美国总统的人选,那么新国会将快速通过众议院进行选举,并确定最终总统人选。按照联邦宪法第二十修正案的规定,特朗普的任期只能到2021年1月20日,这意味着就算他拒绝承认败选,也需要在当天下午离开白宫。

  据多家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根据选举规则,在全国538张选举人票中率先获得270张票的候选人获胜,如果最终结果确认有效,拜登将成为美国第46任、第59届总统。

  根据《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发布的选情预测,拜登于当天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州,率先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截至目前,拜登还赢得了内华达州,使得累计选举人票达到279票,特朗普目前获得214张选举人票。

  美媒预测的选情数据公布后,拜登和他的搭档哈里斯便迅速修改了推特认证为"美国当选总统"和"美国当选副总统"。

  当地时间11月7日晚8时,拜登与哈里斯二人在特拉华州威尔明发表全国讲话,哈里斯作为当选副总统首先发表了演说,"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但你们为美国迎来了新的一天,你们选择了拜登作为美国下一任总统"。

  哈里斯演说结束后,拜登小跑着上台,发表了他的当选演说,"这个国家的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彻底的胜利,一个令人信服的胜利"。拜登还在讲话中对特朗普支持者隔空喊话,"对于那些投票给特朗普的人,我理解你的失望,让我们给互相一个机会,现在是放下苛刻的言论、平复心情、再次听取对方意见并取得进步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停止把我们的对手当作敌人来看待,我们都是美国人"。

  拜登还在讲话中提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计划,他将在11月9日任命科学家和专家,帮助制定应对疫情的计划,并将从他就任总统的第一天开始施行这个计划。拜登强调,"这个计划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同时基于同理心与关切之心"。

  截至目前,包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向拜登发出了祝贺。

  然而,特朗普表示,"这场选举还远没有结束,拜登正急于'假装'成为赢家"。特朗普强调,他的团队将于11月9日在法庭上就选举有关的案件提起诉讼,以确保选举法律得到全面维护。

  特朗普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现状?拜登竞选团队又将如何应对?如果拜登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秘书长刁大明,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解读分析。

  特朗普几乎"无路可走"

  新京报:根据多家美媒预测,拜登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如果最终结果有效,拜登将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发表声明称,拜登"假装"成为赢家,将在法庭上提起诉讼。在您看来,特朗普还有哪些"牌"可打?

  吴心伯:尽管特朗普多次声称"邮寄选票"将造成欺诈,但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一点。从整体上来看,特朗普可走的路并不多,主要是发起法律挑战,要求部分州重新计票,或者要求11月3日后收到的选票不被纳入统计,预计特朗普将在与拜登差距较小的州采取一些行动。

  但我认为,即使特朗普发起法律挑战,对整体选举结果而言,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效果。目前,最高法院大法官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比例是6:3,表面上看起来对特朗普有利,但就算特朗普将某一州的案件上诉至最高法院,大法官仍需要对法律负责,他们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裁决,不一定会被政治左右。

  刁大明:过去的4年,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也有许多人认为特朗普"不会轻易认输"。从目前情况来看,特朗普将发起法律挑战,但借此来实现连任的目标,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2000年总统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对阵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当时戈尔凭借267张选举人票领先于小布什的246张,佛罗里达州25张选举人票随即成为此次大选的焦点,这次大选能够看作是"一州定胜负";但在2020年大选中,拜登已经凭借一定优势宣布了胜利,多国领导人也开始发出祝贺,即使特朗普上诉至最高法院,改变最终结果的可能性也十分微弱。

  新京报:如果特朗普拒绝承认败选,拜登竞选团队将会如何应对?

  吴心伯:这个其实并不取决于特朗普和拜登二人的行动,即使特朗普拒绝和平交接权力或不承认败选,新总统就任的程序都会继续进行。选举人团将于2020年12月14日进行正式投票,最终投票结果将无法更改。2021年1月6日,美国新一届国会将在当天13时开会,统计选举人票数并宣布新一任总统人选。如果特朗普一直"耍赖",拒绝离开白宫,我预计共和党人和国会议员将不会再有人为他讲话,他将面临一个"孤立无援"的局面。

  刁大明:假如特朗普一直拒绝承认败选,直至2021年1月6日新一届国会开会时仍无法确定美国总统的人选,那么新国会将快速通过众议院进行选举,并确定最终总统人选。按照联邦宪法第二十修正案的规定,特朗普的任期只能到2021年1月20日,这意味着就算他拒绝承认败选,也需要在当天下午离开白宫。不过我个人认为,到新总统就任时,特朗普仍然"赖着不走"的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发生。

  拜登将面临防疫与恢复经济的"难题"

  新京报:拜登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吴心伯:拜登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竞选阶段,拜登就曾多次强调,他当选总统后将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来遏制疫情,包括加快病毒检测速度,提高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效率等。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举行过线下集会活动,这给新冠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导致疫情蔓延速度加快,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连连打破纪录。目前,欧洲国家面对第二波疫情已经采取了"封锁"措施,不排除拜登在就任总统后采取类似行动。与此同时,拜登还将集中精力恢复美国的经济发展。

  刁大明:就目前来看,拜登当选总统后将首要关注国内议题,包括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并恢复经济复苏。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就任后可能会比较理性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并依据科学拟出防疫措施。但是在联邦政府的框架下,拜登可能很难要求某个地区进行"封锁"。与此同时,由共和党人担任州长的地区要比民主党州长数量多,各州及县郡一级政府能否"买账"也是个未知数。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拜登就任总统,美国疫情在短时间内也可能很难得到有效遏制。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有所反弹,但整体上来看仍然不容乐观,拜登上台后将面临着刺激经济复苏的任务。不过,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让更多的选民们满意,仍然是拜登就任总统后的难题。

  未能有效遏制疫情,或为特朗普的败选原因

  新京报:根据目前美媒预测的选情数据,特朗普累计获得214张选举人票,他未能率先获得270张票的原因有哪些?

  吴心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未能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还把这件事"搞砸了",疫情带来的更直观影响是经济下滑,甚至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除此之外,特朗普对少数族裔的态度还导致了社会分裂。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总统大选是有史以来投票率最高的一次,这意味着美国民众对现状非常不满,希望更换总统。
刁大明:根据出口民调数据,特朗普未能成功连任的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2016年,特朗普曾利用"白人至上"的观点搞"身份政治",以此吸引了一些蓝领中下层的白人选民。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及密歇根州这些地区,特朗普获得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白人群体的支持已呈明显下滑趋势。尽管白人群体是特朗普的"基本盘",但疫情使其有所松动,这在一些"关键摇摆州"的出口民调数据中有一定的体现。

  另外,我认为特朗普未能率先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并不是由于拜登支持率高。根据选前民调及出口民调,拜登的一些支持者是因为不喜欢特朗普,从而转向了支持民主党人。

  是否会出现骚乱,或取决于特朗普的态度

  新京报:据CNN报道,目前,拜登支持者在全美各地举行庆祝活动,但特朗普支持者开始举行抗议示威,号召在美国50个州的首府和主要城市举行所谓的"和平抗议"。根据执法人员透露,一些参加抗议示威的特朗普支持者携带枪支,美国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是否会再现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死亡后的大规模骚乱?

  吴心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包括大量右翼分子、民兵和持有枪支的民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出现了极右翼分子。过去的几年,这些极右翼分子曾尝试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包括计划暴力推翻密歇根州州政府并绑架州长格雷琴·惠特默,尽管美国联邦调查局阻止了这场阴谋发生,但极右翼分子仍然存在。如果这些民众采取行动,那么美国社会将面临着暴力和冲突。

  不过,美国社会是否会出现骚乱仍取决于特朗普的态度。如果经过其他人的劝说,特朗普接受了最终败选的结果并及时发表演说,呼吁民众和平的接受投票结果,不要采取极端或者暴力的措施,那么情况将不一样。

  刁大明:据美媒报道,拜登大约获得了7400万票的支持,成为有史以来支持率最高的一位总统候选人,但是特朗普也获得了将近7100万张选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如果拜登是支持率最高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则是支持率最高的败选总统。这种情况下,美国社会将处于比较"撕裂"的状态;与此同时,在总统选举期间,美国民众的枪支购买纪录再创新高,不排除再次出现大规模骚乱的情况,但就算再现骚乱,也无法改变大选最终的结果。

  (来源:《新京报》,记者:钱雅卓)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