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媒体评论
 
6万亿美元!天价预算案能“拯救”美国吗?
韦宗友

新华社 2021-06-02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向国会提交了总额约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支出方案。根据预算案,拜登政府将大幅增加对教育、卫生、科研、基础设施和环境等领域的投入,重振美国经济与科技实力,弥合国内撕裂。然而,这份天价预算案将遭遇不小阻碍。

  “大政府”计划目的何在

  约6万亿美元的预算支出方案,体现出民主党人和拜登政府的“大政府”理念,堪称一份雄心勃勃的“大政府”计划。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领导的共和党“保守主义革命”以来,共和党保守派对“大政府”一直抱有成见,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水涨船高”的财富“外溢效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然而,过去40多年来,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中产阶级萎缩,种族与社会矛盾激化。这让很多民主党人深刻认识到,要解决美国愈演愈烈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必须重拾罗斯福新政时代的做法,消除“里根革命”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政府开支、放松政府管制、给富人减税的“劫贫济富”等做法,以及面对新冠疫情时的联邦政府缺位,更让民主党人和拜登迫切感受到,必须对特朗普时期的做法进行“拨乱反正”,重新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

  拜登团队认为,面对疫情、经济和社会矛盾相互叠加的危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通过政府积极干预和加大联邦财政投入,帮助美国摆脱危机,重振活力。

  这份预算案也体现了拜登政府的施政重点目标。3月底以来,拜登先后提出“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两大政府计划,打算投入4万亿美元,大规模改进美国国内基础设施,提升美国教育水平,改进美国医疗、养老、幼托和减贫服务,投资绿色经济和科技研发,提升美国科技竞争力,促进国内就业,服务国内中产阶级。约6万亿美元的预算投入,涵盖了“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的重点内容。

  此外,从这份预算案,还能看出拜登政府试图借助“全政府”方式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的政策思路。

  5月27日,拜登在为其预算方案拉票的活动中,多次拿中国当借口。拜登表示,中国的研发费用在过去30年里从世界第8名跃升到第2名,而美国则从第1名滑落到第9名。他称,我们正处在谁将赢得21世纪的竞赛中,而美国不能输掉这场竞赛。

  在这份预算案中,美国教育部、商务部、国家科学基金会、交通部、国务院等部门和机构的预算开支得到大幅提升。拜登政府显然是试图通过强化联邦政府在教育、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职能,加大联邦政府的投入和政策干预,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

  这份预算案包含715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尽管增幅仅1.6%,但拜登政府把所谓“中国威胁”作为美国国防改革和强化美国军事科技的“动员令”,强调美国国防要适应“大国竞争”新形势,要在微电子、人工智能、5G通信、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等先进军事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确保美国军事优势。

  
  拜登政府的三大障碍

  说到底,拜登政府的预算案是试图借政府之手,扫除美国痼疾,让美国重新焕发活力,赢得竞争优势,再次“领航世界”。然而,这份天价预算案至少面临三大障碍。

  首先,共和党反对。经特朗普四年执政,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对立与矛盾进一步放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拜登入主白宫后通过的经济纾困法案,没有得到国会共和党的支持。拜登政府提出的“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共和党议员也是嗤之以鼻。目前多位共和党大佬已放出风声,对拜登政府的预算案表示反对。

虽说由于民主党控制国会参众两院,经过协调磋商后,预算案中大部分议程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但由预算案引发的两党对立和斗争,必将进一步加剧,会严重束缚拜登的执政手脚。

  其次,钱从哪里来。拜登入主白宫后已推动通过1.9万亿美元的经济纾困法案,现在又提出6万亿美元的预算支出,显然是“寅吃卯粮”,透支政府信用。

  拜登政府强调,他们将通过增加企业税及向富人征税等办法,筹措所需资金。目前,增加企业税的方案基本明确。白宫计划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提高到28%,并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击跨国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堵住税收漏洞。按照拜登的说法,通过这一方式,美国每年能够增加近1000亿美元的税收。此外,拜登还多次表示,将对占人口1%的超级富豪加征税收,每年可以增加约1500亿美元税收。然而,对于天文数字般的预算和每年数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些额外税收简直是杯水车薪。

  据测算,即便美国经济从新冠大流行导致的经济衰退中快速复苏,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在2022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并在未来十年维持万亿美元的规模。这对美国经济、美元地位以及联邦政府的信用,都是巨大透支。

  (文|韦宗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新华社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