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大事记
  媒体评论
 
美政府停摆产生连锁反应,重塑国际权力博弈格局
张家栋

《新民晚报》 2025-10-25

(来源:《新民晚报》,2025-10-25)

2025年的此次“停摆”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

回望历史,美国政府“停摆”并非新鲜事,但近年来的烈度却呈现出明显升级趋势。自1976年《国会预算与扣押控制法》生效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总时长累计约100天,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从福特时期短暂的2天“停摆”,到里根时期8次总计十余天“停摆”,早期的危机更多体现为制度框架内的短暂摩擦,总统往往扮演调解者角色,以维护行政管理职能的连续性。而克林顿时期1995到1996年总计26天的“停摆”,标志着党派斗争开始武器化,福利政策与财政保守主义的冲突首次以极端方式爆发。2013年奥巴马时期16天的“停摆”,已显现出与当前危机相似的特征。特朗普2018到2019年主导的35天史上最长“停摆”,更是将个人政治诉求和政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此次危机埋下了伏笔。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整整三周(3)

国会大厦。 新华社发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政府“停摆”最终总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化解,但循环往复的危机也在不断侵蚀美国的制度韧性。2025年的此次“停摆”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重塑着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博弈格局。

对美国的盟友而言,美国政府“停摆”引发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盛顿的依赖。欧洲国家担忧对乌克兰的援助因美国国防部后勤延误而中断,原定的北约峰会可能被迫推迟。日本和韩国等亚洲盟友则对印太地区的美军部署稳定性感到不安,特朗普的裁员威胁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台海等关键区域的威慑力。欧盟加强内部防务合作、沙特在能源外交中平衡同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等现象,都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对美国的战略对手而言,此次危机则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俄罗斯借机强化“美国虚弱”的叙事,在叙利亚和非洲地区加紧行动。很明显,特朗普“不妥协”的强硬姿态,正强化全球对美国“不可预测性”的认知,促使各方加速调整以应对美国的战略不确定性。

(作者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