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2025-08-13)

关于美国外交和外交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罗伯特·佐利克的《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以下简称《论美国》)一书却与众不同。佐利克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经历涵盖政、商、学界。佐利克熟悉美国政治和体制的运作,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密切的跟踪和深入的思考,有历史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拥有如此背景的人写出的外交史著作自然会不同于一般专家学者的著述。
据佐利克自述,他写作此书的初衷源于基辛格的《大外交》一书,那本书通过历史讲述了外交的战略和艺术,但基辛格是基于欧洲而非美国的经验,而佐利克认为,美国的经验应该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见解,因此他开始了《论美国》一书的写作,笔耕多年方才完成这一关于美国外交史的巨著。此书以全景式故事叙述的方式,聚焦美国外交中的思想、实践和传统,基于美国经验,讲述美国故事。
作为一位学者型的前政要,佐利克对美国外交深入的思考、独到的观察以及生动的亲身经历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赋予其不同于一般外交史著作的风格。本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特点之一是为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基于实用主义的解释框架。许多关于美国外交的著作都试图建立某种现实主义或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这是学院派的偏好,佐利克则认为,外交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做出的现实努力。外交实践者们从问题入手,从经验出发,并将手段和目的匹配起来,从而解决问题。换言之,美国外交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特征,谋求在特定的事务上取得结果,而不是应用某种理论。基于这一认知,作者在分析不同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时,关注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叙述逻辑还原了外交实践的本来面目,更有利于读者了解美国外交的真相。
特点之二是提炼了美国外交的五大传统,即北美基本盘、跨国贸易、同盟、国内政治支持以及国家使命感。美国外交注意力首先关注北美大陆的事务,这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的基本面。美国的跨国科技贸易关系不仅决定了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也决定了政治乃至安全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建立的规模空前的同盟体系,不仅是一种新的政治—安全体系,也是美国与盟友之间政治经济方面的互惠框架。美国外交的决策者和实践者需要懂得如何引导和回应公众的态度。最后,美国外交不仅致力于解决现实的问题,也追求远大的愿景。上述五大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把握美国外交的要义。
特点之三是基于个人亲身经历的叙事和分析引人入胜。作者曾任职于里根和老布什政府,因此他对这两任总统外交的洞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基于个人亲身经历,佐利克对里根和老布什外交理念与外交风格的描述,对乔治·舒尔茨和詹姆斯·贝克这两位国务卿在两任总统任期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方式的讨论,以及对里根和老布什各自执政团队内部外交政策辩论的回顾,提供了一般的研究者无法获得的视角。这些基于个人经历的叙事可信度高,生动有趣,赋予本书以独特的学术价值。
特点之四是关于科学与创新体系在外交政策中的关键作用的论述,这是一般的外交史著作所没有的。作者指出,在地缘政治思维方式训练下,传统外交人员总是关注大陆中心、边缘地带和海洋国家,但是科学则提供了另外一种看待权力和影响力的视角。为此,本书专章讨论了二战时期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的范内瓦·布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作者认为,布什的主张以及他在战争时期的工作成就,引导美国建成了一个由军事、工业和学术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无可匹敌的科技优势。佐利克强调,在冷战时期,美国的创新模式战胜了苏联的举国体制;在21世纪,美国面临一场与中国的创新模式竞赛。
此外,本书关于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讨论也饶有趣味。佐利克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但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对华工作经历,对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观察。本书对美国在华“门户开放”政策、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的外交折冲以及尼克松打开对华关系大门等重要事件着墨甚多。他认为,历史地看,美国对华政策受到三大因素的驱动,即商业机遇、文化因素(特别是传教士情结)和安全考虑。这一观点是有见地的。
本书的一些叙事明显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理念和偏好。例如,在关于尼克松时期和里根时期美国外交的论述中,佐利克直率地表示不赞成尼克松—基辛格关于美国走向衰落的宿命论观点,也不太赞成他们致力于推进现实政治的一些举措,包括与对手缓和关系、轻视同盟的作用等。另一方面,作者推崇里根的“复兴主义”观点,为里根关于美国强大的信念和对苏联的强硬政策喝彩,认为里根的外交政策原则与作者所提炼的美国外交政策传统相匹配。
本书完稿于特朗普第一任期,作者对特朗普第一任期外交政策的不满跃然纸上。他抨击特朗普实施的是交易型外交,依靠威胁和不确定性来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这使美国缺乏未雨绸缪的能力。
今年3月,佐利克来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出席本书中文版的发布会,特朗普刚刚开始其第二个任期。佐利克对此书中文版的问世感到欣慰,那天与读者的交流也很热烈。然而在特朗普归来的背景下,他作为一位传统的温和派共和党人,言谈之中对美国与国际事务的未来变化透露着深深的忧虑。在美国民粹主义抬头、经济民族主义和外交单边主义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美国外交转型的深刻意义。可以说,在世界与美国经历百年大变局之际,佐利克的《论美国》是在告别一个正在逝去的时代。(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
[美]罗伯特·佐利克 著
余乐 译
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