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9-03/03/content_201203.htm
目前,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并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难以在这起经济动荡中置身事外。但是,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结构和国际地位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这场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也将有所不同。这些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是一个中美关系新局面的开端。
首先,这场危机将会降低美国在世界的GDP份额。在美国的GDP结构中,金融业大约占20%左右。这场金融危机将无法避免地降低金融业本身的产值,并最终拖累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份额。当然,在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必然会放缓,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相比,中国的GDP份额反而会有所上升。虽然这种变化还不会影响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但是会削弱其经济领先优势。
其次,金融危机将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在“一超多强”的国际货币格局中,美元仍然占据“一超”的地位,在国际外汇储备中仍然占50%以上的份额。但这次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滥用美元信用,危机后的世界肯定会积极寻找美元的替代方案,至少也是某种约束机制。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国际货币发行权,减少美国正在享受着的国际铸币收益。而在危机之前,中国的贸易盈余主要只能购买或投资于西方的低价值资产,很少有机会换取重要的资源和技术。但是现在,很多国家对中国投资的门槛都将降低,再加上货款换资源协议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等,中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正面临一个提高的契机。
再次,美国国际领导权的合法性将面临更严重挑战。金融危机不仅仅揭示了美国的经济弱点,而且也暴露了美国的制度性缺陷以及领导国际经济秩序的能力和合法性危机。美国政学两界正在讨论银行的暂时国有化问题,而很多国家都对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表示赞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将会更受重视,美国的软国力优势也将相应降低。
最后,美国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将会下降。随着美国经济规模的缩水和美元国际购买力的下降,美国人享受着世界最安逸生活方式的时代将会终结,这将在根本上降低美国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而与此相比,中国即使不能马上从其他国家吸引到很多人才,但至少可以把国内人才从服务于外部需求转移到服务于内部需求的方向上来,最终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中国经济体。
以上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将缩小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双边依赖关系也将向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些将部分改变中美关系的格局,中国将可能在议题设置、游戏规则的制订和危机后国际秩序的重建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权利。中国的视野不能局限于危机本身,要为危机后的世界做好战略准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趁“危”打劫,也不意味着要改变中美关系的基调而与美国走向全面的国际权力竞争,而是要抓住时机、量力而行,以合作的形式提高中国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增加自己在国际秩序调整时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