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友:“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在国际社会不得人心”,《人民论坛》2019年6月
【摘 要】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高科技封锁政策,试图加快促成中美“科技脱钩”。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行为体、市场行为体、各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内部社会,出于道义维护、利益确保和体系稳定等因素,都表达了对中国支持以及对美国失望的态度。国际社会的上述态度对中国更好反制美国是有利的,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延续和巩固国际社会现有的总体态度。
【关键词】国际社会 美国 中国 技术封锁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扩大规模之际,特朗普政府瞄准中国高科技产业及相关标志性公司,通过采取“禁买”“禁售”以及“禁人”等方式实行封锁,试图压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快速追赶之势,继续保持对华技术优势,维护美国在国际关键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在高科技已经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焦点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封锁具有显著的战略意涵,旨在确保美国对中国的长期战略优势地位。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技术霸凌和封锁措施,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一是对中国的支持,二是对美国的失望。
国家行为体、市场行为体、国际组织都表达出对华支持、对美失望的态度
国际社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含着各类具体的行为体,其中既有国家行为体,也有市场行为体和国际组织等行为体。在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问题上,上述国际社会各成员对中国的支持以及对美国的失望均有明显体现。
一是国家行为体。从现有的情况看,尽管美国对华高科技、特别是针对中国特定高科技企业的封锁越发严厉,但几乎没有国家主动加入美国对华的高科技封锁阵营。即使有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有所动作,也主要是为了遵循“瓦森纳协定”这一原有技术出口的规定,或者是在美国长臂管辖的法律体系胁迫下无奈的选择。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尽管美国不断渲染华为公司对盟友国家安全的威胁,要求美国盟友禁用华为公司的5G设备,但绝大多数美国盟友并没认同美国这一政策,而是允许华为公司竞标本国的5G网络建设。特别是在美国的盟友集中区域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大国,均明确拒绝了美国的不合理要求。甚至在美国最为核心的“五眼联盟”这一情报系统内,支持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的国家也是少数,英国、新西兰和加拿大政府都曾表态不会禁用华为5G设备。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政府,更没有跟随美国对华进行高科技封锁,而是继续和中国进行正常的高科技交流合作。因此,从国家行为体的角度,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是明显的单边行为,而非国际社会的多边行为,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不认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对华封锁政策。
二是市场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相比,跨国公司等市场行为体更是表达了在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问题上的失望。跨国公司基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布局配置资源,整合供应链,最大化其利益。和中国进行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和技术贸易、投资,是符合全球分工趋势的正常市场行为,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更稳定的供货渠道、更低廉的货物价格、更广大的销售市场以及更深入的技术创新。美国政府试图用政治力量、法律力量悍然切断跨国公司与中国的经贸联系,轻则大幅提高这些跨国公司在华运营的成本,重则可能会失去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并且破坏已经成型且稳定的产业内、企业内分工体系。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政府以本国安全和战略为出发点,粗暴干涉国际分工体系的非市场行为,是对市场经济的严重政治干扰,为市场行为体带来了经济之外的严重不确定性。跨国公司从正当的资本利益出发,非常反感美国政府的对华高科技封锁。
三是国际组织。国际社会成员还包括政府间跨国组织和非政府间跨国组织。美国当前对华高科技封锁,也波及到了某些国际组织,因此可以从这些国际组织的角度观察对中美两国的态度。仍然以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为例。在美国发布禁令之前,华为已经加入了数百个国际行业组织或产业联盟,但只有个别的国际行业组织或产业联盟遵从美国禁令,取消华为的会员资格。在有限的取消华为会员资格的国际组织中,还有些组织改变了态度。比如国际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国际固态技术协会(JEDEC)这三大组织,一度暂停了华为的会员资格,但不久又在官网上恢复了华为的地位。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也曾短期内限制华为及其子公司的员工参加IEEE刊物的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但随后强调“科学和技术是全球性的活动”,宣布取消上述限制。有些国际组织并没有直接受到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的影响,但是也在这个问题上发出了声音,表达了观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题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造成的影响》的报告认为,近来美国对华高科技产业的紧张局势升级可能会严重挫伤商业和金融市场情绪,扰乱全球供应链,导致投资和贸易增长放缓,进而危及2019年全球增长的预期复苏。事实上,世界贸易组织和经合组织(OECD)近期所发布的报告大都认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及科技封锁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和对美国的失望在美国国内也有所反应,换言之,美国国内社会也并不支持美国政府围绕对华高科技封锁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这可以具体表现在美国大学和美国商界等社会领域。在美国大学层面,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就发出公开信,重申对中国学生的坚定承诺。信中说,美中关系近期趋于紧张,学术交流受到更多影响,让包括耶鲁在内的美国大学中的很多国际学生和学者感到不安。他呼吁美国的校长同仁们一起敦促联邦政府澄清对国际学术交流的担忧,同时维护基础研究的开放学术交流原则。在美国商界,美国商会(USCC)和美国荣鼎公司发布报告,对美国对华技术“脱钩”对美国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的影响进行评估。报告警告称,若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关税持续生效,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未来10年内将减少1万亿美元,美国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这些都将对美国的创新和竞争力产生无法预估的巨大影响。
国际社会对华支持、对美失望的主要原因
国际社会对中国支持、对美国失望这两种态度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道义原因。美国是发起对华贸易战以及技术封锁的主动方和加害方,中国则是被动方和受害方。而且,美国用所谓“国家安全”借口封锁中国,把原本是跨越国界的正常科技交流和经贸往来当成实现本国战略目标的霸权武器。而美方又迟迟不能拿出中国高科技企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切实证据,更多地是基于无端的猜测和怀疑。国际社会不接受美国的单方说辞。况且,正如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发现的,是美国高科技公司系统性地窃取欧洲国家机密,监控他国社会信息交流。美国政府还依靠其军事同盟体系和情报合作体系,强压其他国际社会成员跟随美国政策,也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如果不符合美国的相关规定,美国将对其他国家或者跨国公司也采取制裁措施。因此,美国的霸凌主义不仅针对中国,而且也针对国际社会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面对美国赤裸裸的技术霸凌手段,中方并未退缩,而是坚决抵抗,展现了不畏强权的顽强斗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根本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反映了人心向背,体现了中国属于正义一方,而美国是非正义一方。
二是利益原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不仅仅只关乎道义,还有巨大的利益在推动。首先是战略利益的考虑。美国是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发起高科技封锁。和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不同,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把中国看作战略伙伴。美国是要维护其体系领导地位,和中国进行战略竞争,而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希望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合作维护稳定和繁荣的国际体系。对国际社会而言,与华合作是其战略利益所在,国际社会不愿意被美国绑架到其维护霸权利益的对华战车上,在包括科技领域的诸多领域与中国进行战略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国际社会认为美国为了实现其自身的战略利益而牺牲了国际社会的整体战略利益。
其次是经济利益的考虑。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封锁,势必会打破国际社会成员和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原有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冲击国际社会利益相关者在贸易、投资、生产和销售等领域和中国已经形成的良性分工合作关系,增加国际社会成员的经济成本,损害股市稳定,影响和中国相关的就业岗位,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如果说战略利益还是不可捉摸的,那么这些经济利益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对国际社会中的部分高科技跨国公司而言,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与中国贸易是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美国对华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封锁,会使这些公司产生严重的经营问题,甚至遭遇破产。
三是体系原因。随着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以及其他领域的“脱钩”战略往前推进,国际社会还尤为担心美国对华封锁会扩大化,蔓延至金融等领域,使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进而导致国际体系的巨变。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意在表明,如果中国不按照美方要求进行政策调整,美国就要把中国挤出国际体系。美国把当前的国际体系看成是私有物品,而非国际社会共同的公共物品。然而众所周知,中国不仅已经是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关键一员和核心稳定力量,而且是国际体系(包括国际技术体系)的重要贡献者。美国试图通过霸权力量把中国和国际体系分割的企图,会冲击现有体系的稳定,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而包括国际技术体系在内的国际体系的稳定,根本上符合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还有希望维持当今国际体系平衡的考虑。美国高科技封锁不仅针对中国,也可能瞄准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中国坚决抵抗美国的技术霸凌主义,事实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利于防止美国用高科技封锁中国之后,继续以高科技为武器对准其他国际社会成员,实现对其有利的新的地缘政治或地缘经济目标。总体上,从国际体系的角度,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有助于推动现有体系朝向更为均衡、更为公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要采取措施延续和巩固国际社会现有的总体态度,争取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中美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贸易战及双边关系走向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的影响不容忽视。按照目前的趋势,美国政府在技术领域对华封锁,推动形成中美“高科技脱钩”的战略意图是明显的,而不仅仅是将技术封锁作为一张战术牌以赢得对华贸易谈判优势。即便正在磋商中的中美贸易协定能够达成,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防范中国、孤立中国甚至封锁中国的政策方向可能也不会进行根本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之外的第三方态度日益关键。从现在的情况看,国际社会更多地是对华支持、对美失望。这对于中国有力应对美国对华技术封锁非常重要。当今国际高科技产业分工高度全球化,关键技术的分配也较为分散,各发达经济体在高科技中总体上各有优势,美国并不能控制全部高科技的国际正常扩散。如果国际社会不追随美国,而是保持相对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确有影响,但影响不会是致命性的。中国将更容易打破美国对华试图构筑的全球高科技封锁之网,探寻高科技发展的新型之路。在对华高科技封锁中,如果美国得不到第三方国家的支持,甚至遭遇反对,也要反思其在战略竞争思维下对华高科技封锁的正当性和有效性。长期而言,在市场的压力下,特别是随着中国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美国政府甚至可能被迫放松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对华封锁。
中国不仅要看国际社会对中国总体上是支持的这一大方向,而且要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立场的变化。中国要采取各项措施继续延续和巩固国际社会现有的总体态度。毋庸讳言,国际社会的一些成员,例如一些发达经济体,虽然不赞同美国对华的高科技封锁,但对中国的高科技研发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也确实有一些片面或负面看法。中国要更好地阐释自身高科技发展的政策,回应国际社会对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切,进一步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内容和水准,争取获得关键第三方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在加快自身在关键高科技领域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中国要持续推动构建全球科技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科技体系乃至国际体系的稳定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宋国友教授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美全球经济治理互动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