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20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昊教授应斯德哥尔摩大学之邀访问瑞典,举办专题讲座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瑞典政府官员、智库专家以及来自多国的学者围绕中国外交政策、中美关系、特朗普2.0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18日,赵明昊应邀在瑞典中国中心(The 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 )举办讲座,该中心主任叶必扬(Björn Jerdén)主持讲座和研讨活动。来自瑞典外交部、国防部、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瑞典防务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赵明昊围绕“安全-发展联结”“地缘技术”“技术鹰派”等学理概念,阐述了其对中国外交政策、“一带一路”、中美关系等问题的看法,提出中国和包括瑞典在内的欧洲国家应增进战略沟通,妥善处理中欧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分歧,合作应对特朗普2.0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赵明昊回答了听众有关中国“十五五”规划、东南亚与中美博弈、中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强调欧洲需客观认识中国国内发展的深刻转型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复杂性。
9月19-20日,赵明昊参加由斯德哥尔摩大学主办的“全球视角下的新冷战”国际研讨会。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巴瑞·布赞(Barry Buzan)以及来自瑞典、丹麦、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哥伦比亚等国的10余位学者共同探讨,议题涉及“新冷战”概念的学理性和分析价值、“新冷战”与美苏冷战的继承性和差异、中美关系和美俄关系的对比、“新冷战”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等。赵明昊在会上阐述了对特朗普第二任期与中美关系问题的看法,提出美国国内政治变局如右翼民粹主义和非自由主义民主的兴起对两国互动具有重要影响,特朗普政府对“竞争性多极世界”的考量值得各方重视等观点,强调中美关系不应被战略竞争框架主导、中国寻求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避免“新冷战”。

此访有助于从更为全球性的视角研究美国和中美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与欧洲相关大学、智库之间的联系。赵明昊今年还曾参加欧洲和平研究所等机构主办的中美欧三边对话,与瑞典前民主、融合和性别平等部长延斯·奥贝克(Jens Orback),荷兰前外交大臣伯特·科恩德斯(Bert Koenders),欧盟前驻华大使艾德和(Markus Ederer),美国资深外交官董云裳(Susan Thornton)等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维护大国关系稳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