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新闻动态
 
美研中心举办“战后大国关系演变与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研讨会
2025-07-01

6月29日,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市社联所属国际片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和平发展与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6月29日在上海社科馆举行。本次会议是上海市社联2025年度合作项目暨会长论坛活动。分论坛一“战后大国关系的演变与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共同主办。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探讨战后大国关系发展态势及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分论坛第一阶段由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主持和点评。他表示,地缘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等大国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美国、欧洲等力量在内政外交政策方面出现深刻变化,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大力推动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变革,在外交政策领域出现转向“多极世界”的趋势,特朗普外交体现出一定务实性。这些变化对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如何推进外交政策、塑造外部环境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大国之间应在竞争中寻求协调,以实现对国际格局的良性重塑。

8a227b12f7362a398085dffc25deda1

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会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研究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夏立平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韦宗友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昊教授做主题发言。

姜峰研究员聚焦战后跨大西洋关系的演进,通过梳理美欧关系历史的演变以及近年双方互动的新进展,指出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并未下降。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近期北约峰会、七国集团峰会等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力似有所增强,欧洲国家在安全、科技等多方面对美国存在深度依赖。

e8fe4d5c148ee639212dc35601dbf77

夏立平教授深入分析特朗普政府 2.0 对华政策,认为其受保守民粹主义执政理念、独特执政风格和交易艺术等因素影响,美国在对台政策上表现出将台湾地区高技术产业转移至美国、推动对台军售、实施以台制华策略等特点,同时指出中美在贸易谈判中存在诸多博弈点。

e8fea1e26b2a2915bb8a0f5b5b6f6c1

韦宗友教授探讨特朗普第二任期与亚太秩序变局,提出特朗普外交政策调整具有 “三板斧”特征,即固本、减负和预防。其重点包括重振美国价值观、经济竞争力与军事力量,减少对外援助和海外义务,以及加强在印太地区军事部署等,进而分析亚太秩序可能出现中美关系冷战化、阵营化、台海和南海局势危机化以及地缘经济与政治重叠化等趋势。

c7a022610fd4f5e3474c44af5456fb1

赵明昊教授分析了美国国内政治变局对中美博弈的影响,指出特朗普试图用民粹主义改造保守主义,扩张总统行政权,增强对联邦政府、军队以及社会力量的掌控力。这一趋势将对美国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非自由主义民主”或成为阐释美国政治的新范式。特朗普政府力图摒弃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转向更具双边性、单边主义色彩和霸凌特征的外交政策模式。

77696949e8fd1fe7bf6971bd9ed460f

论坛一第二节由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余建华研究员主持。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教授,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赵隆,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顾炜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杨一帆副教授以及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王玏五位专家作主题发言。

此次研讨会为深入研究战后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丰富的观点和思路,对理解当前国际形势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