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中心简介 人员队伍 新闻动态 研究项目 学术成果 国际合作 媒体评论 图书馆 美国问题研究
  新闻动态
 
《和谐世界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美国研究中心召开
2006-12-05

2006年12月5日,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和谐世界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116室举行。这是一次对社会公众全面公开的学术研讨会,一些社会人士、普通市民共30多人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金应忠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联合主持。金应忠教授在开场白中指出,和谐是中国的传统理念,但是如果将“和谐”作为一个动词,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怎么使和谐世界?他认为和谐世界承认矛盾性和统一性的并存,承认对抗性。中国古人对怎么实现和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新的条件下要想实现和谐世界的核心问题就是中美之间怎么和谐。

沈丁立教授在开场白中指出,过去中国外交有一些诸如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之类的概念,和谐外交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新提法。他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目标,在达到和谐时,恐怕会经历一个不和谐的过程。随后沈丁立教授请三位教授分别就这个问题发表主题发言,同时分别由三位研究人员担任评论人。

美国研究中心前主任倪世雄教授在题为《如何构建和谐的中美关系》的主题发言中,分析了中国领导人提出和谐世界概念的来龙去脉。他指出三点看法,第一,和谐中美关系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研究中美关系时不能孤立看待中美关系,要置于世界大背景,中美关系具有全球意义。第二,和谐中美关系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负有重大责任。中美对抗,世界称不上和谐。中美关系现在已经度过了危机和冲突期,进入了全面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新时期,中美正处于比较稳定的时期和迈向和谐中美关系的机遇期。第三,和谐中美关系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难点。他认为中美目前有十大不和谐:战略共识尚未恢复(1989年以前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府会之间有共识、政党之间也有共识,现在还没有共识);经贸摩擦(人民币、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人权、宗教问题;台湾、西藏问题;朝核问题;伊朗问题;地区安全问题;能源问题;联合国问题;互信机制尚未真正健康、顺利运行。中美之间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不至于产生全面对抗,但要重视这些问题,要减少不和谐的成分,增加和谐的成分。

作为点评人之一,徐以骅教授首先评论了倪世雄教授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倪教授的发言体现了非常出色的宏大叙事的能力,他认为讲故事是历史系的特色,国际关系也应该讲故事,真正的大家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第二,倪教授的发言体现了非凡的概括能力,寥寥数语,四两拨千斤,概括是倪老师的独门绝技;第三,发言很好地处理了政策与理论间的关系,体现出倪教授在政策与理论间走钢丝的能力,在两个话题体系中行走自如,游刃有余。

随后,徐以骅教授就“宗教与当前中美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美国宗教出现了“四化”的特征:立法化、机构化、国际化、草根化。并且出现了几种新的思潮:一、宗教自由和平论;二,宗教安全论;三,宗教与人权完全脱钩,成为独立的外交政策议题;四,以信仰为基础的新外交。徐教授认为,今年的中期选举仍然体现了美国选民所面临的交叉压力。宗教右翼仍然是美国政治中的主要力量,民主党获胜主要是因为伊拉克战争和共和党丑闻,民主党出现了非世俗化的趋势,如何巩固宗教温和派对民主党的支持是一个大问题。

美国研究中心王义桅副教授在《中美在21世纪能否实现和谐共处?》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中美代表两种模式,包括生产方式、文化模式的竞争。中美能否和谐发展,回答的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能否和谐发展的问题。中美全球化之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美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国家、超越利益之争,中美走不同的道路,但也有可能殊途同归。中印的崛起使得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世界不仅没有美国化,反而是美国在世界化,这为中美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可能。王义桅认为日本是中美关系和谐的障碍,中美需要共同管理日本,日本所谓的正常化就是跟美国正常化。美国要接纳中国,中国不要挑战美国霸权。而且中美不和谐,源于国内的不和谐。中美都需要超越国内的政党政治和自由、保守之争。地球不是平的,可能是椭圆的,中美是椭圆的两个圆心。

作为点评人,美国研究中心的赵可金博士同意王义桅博士关于和谐中美是关于两个文明共同体和两种发展模式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和谐世界是特指,不是什么都能归结到和谐世界里面去的。和谐世界是个什么东西还要讲清楚。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发展和谐世界。温家宝总理做出了清晰界定:就是国与国的和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外交部的解释则为具体,概括为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秩序观和新文明观的统一体。谈到中美之间的和谐问题,赵可金认为,中美两国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及东亚都是依靠组织的效率,美国主要是依靠个体的效率。人类社会发展要实现个体与组织的有效安排,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要选择自己适合的发展模式,创造独特的文明形态。因此,探讨中美在21世纪能否和谐共处,关键是看两种模式存在什么矛盾,以及中美两国能否克服这些矛盾。

关于中美未来面临什么矛盾?赵可金博士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中美在全球层面能否相互容纳?二是中美能否在区域领域相互容纳?三是中美能否在跨功能领域能否形成一种相互共同接受的东西?这取决于双方的努力,特别是在外交领域的努力。如此来看,以和谐世界观指导中国对美外交,中国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所谓盘活存量,是指要抓住全球化和双边合作已经积累的共同利益,将这些共同利益转化成为双边共识。所谓发展增量,是指中国应该致力于扩大双边的合作面,寻求更大范围内的相互容纳。他提出了中国外交需要考虑的四个战略:第一,推行新开放战略;第二,机制化战略,各个领域的机制建设。第三,民主化战略。中国政治要想与美国和谐,民主化战略不可缺;第四,公共化战略。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张家栋博士在《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继承与发展》的主题发言中认为,首先要思考什么是和谐。他认为和谐世界的内容包括: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文化多元主义,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和平主义的再次宣誓。但是,张家栋认为,中国目前提和谐世界还没有发展出与之匹配的内容。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从反应外交到主动外交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承担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和谐世界无论是一个理念还是原则,都有一定的困难。具体而言,目前存在两个困难:和谐世界论与霸权稳定相冲突;和谐世界论与无序世界论。他认为,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软实力没有得到体现,如果没有软实力作后盾,和谐世界理念难以为世界所接受。谈到中美关系,他指出,第一,和谐世界意味着中国对自身文化和模式的更加自信,是对美国霸权模式的一种区分;第二,和谐世界可能是提出不同于美国理念的新条线。第三,和谐世界理念是新的一种反霸的策略,相互包容,提倡协商,这对霸权国家而言是没多少地位的。

宋国友博士对和谐世界观是中国外交主动的提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是被动中的主动。中国提出和谐世界,这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宣誓,弥补了中国外交价值观念缺位的不足。不过,宋博士认为,讨论和谐世界还是要从国内看,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和谐世界是中国和谐社会的延续。

在自由发言中,潘锐教授认为中美相互依赖是前所未有的,中美之间还没有一种确定性的方向,政策不确定性还会继续存在。中美动荡起伏在今后仍然不会排除,不稳定继续存在。而且双方实力不管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不对称也都还会继续存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的领域正在发生变化,共同利益领域越来越多。

金应忠秘书长指出,和谐世界反映了中国向世界说明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中国究竟应该怎么跟世界讲故事?中国人要说清自己,在这个方面说得最好的是宋美龄。宋美龄把中国抗战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讲给美国人听,把中国的故事讲得那么吸引人家,那么生动。蒋介石肯定讲不过。而宋美龄知道怎么讲,而且美国人也能听得进去。第二个讲故事讲得最好的是邓小平。倡导和谐世界就是要把自己说清楚。我们现在的概念都是政治化,不人性化。国际关系要讲到点子上,就是你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我们很多的话语都停留在政治层面,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

蔡翠红博士认为和谐世界是中国配合经济的崛起,力争国际话语权的体现。她说,福柯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谈论什么,而是谁在谈论。话语的强弱并非由话语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话语者的强弱决定的。中国的和谐世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任晓教授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对和谐二字进行一下解读还是有意义的。英文无法准确包括和谐的含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面临一种尴尬:看外国人的书比较多,看中国人的书比较少,我们讲和谐世界,就必然需要中国传统资源的支撑,所以就发现中国学者的知识准备不够,因此,中国学者在研究和谐世界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厚资源。赵可金博士同意任晓教授的看法,他提出和谐世界是一个元概念,从和谐世界本身是讨论不出东西的,只有在把握和谐世界内涵的基础上,比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新秩序观等这些子命题,才能推进和谐世界观的研究。

沈丁立教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公开学术讨论会是对美国研究中心最近学术沙龙的一个延续。他以南非的宗族隔离制度为例从精神层面分析了和谐世界。他提到南非的宗族隔离基本是内政,美国对南非的批评是干涉,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共同干涉南非的宗族隔离政策,但这种干涉是正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讲人道主义。国际制度的现有设计使得一国内的人权不总是能得到充分及时的维护。有时候,人权的保护只能靠干涉,譬如武力干涉纳粹德国迫害一部分本国人民的人权,以及武力干涉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并因此造成对科威特人民人权的侵犯。干涉在短期内造成冲突,但从长期来看也有可能促进被干涉国家的国内和谐,改善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幸福,促进了和谐。这表明,关键是从什么角度看和谐,最重要的是灵魂的和谐。和谐就是你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合拍。和平是和谐的反映,所以和平是低层次的,有和平不一定有和谐,而有和谐则必定和平。中国应该首先争取自身和谐,中国内部和谐和美国内部和谐才是中美和谐的基础。中美两国必须认识到不能只用自己的价值观与对方国说话。

这次公开研讨会持续了大约两个半小时,一些学生代表也作了发言,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闭

 
  200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