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上午,为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7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专门举办了主题为“美国内政与外交走向”的校庆科学报告会。围绕报告会主题,美国研究中心王浩、宋国友、韦宗友和吴心伯先后就“美国政治现状及中期选举展望”“美国经济形势”“美国与俄乌冲突”“中美关系走势”等议题发言,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主持报告会。本次报告会共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兄弟院校的两百余名师生参与。
王浩副教授认为,拜登的政治愿景是重建或者至少部分重建美国民主党所谓的“新政联合体”(其主体是美国内部意识形态非常多元、属于美国社会中产阶级及以下的群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拜登政府致力于以经济议题为优先、回避造成美国社会分裂的“文化战争”,具体主抓三大举措:实施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法案》、通过1.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建法案”、推出2.2万亿美元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然而由于当前美国政治结构和政治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将导致拜登在重建“新政联合体”的过程当中,很难复制当年罗斯福的成功案例。一方面,民主党整体左转,内部各派对拜登政府的相关政策颇有不满,内耗严重。另一方面,共和党则整体右转,在经济尤其是社会文化领域对拜登政府发起了猛烈攻势。新冠疫情以来,美国通胀率高企,在美国国内政治中间主义日益式微、政治极化和分裂加剧的环境下,拜登政府处境愈发艰难,美国中期选举形势对民主党十分不利。
宋国友教授指出,美国拜登政府现在把抑制通胀作为所有经济议程中最核心的内容。造成通胀的最关键因素是食品和天然气的价格上涨,其次的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紧张,最后是俄乌冲突等外部因素。目前,拜登政府应对经济通胀的主要举措:一是释放原油储备,降低能源价格;二是加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三是为推动国内经济议程而采取的立法举措,如《重建更美好未来》法案和增税法案;四是为构建美国国际和地区经济领导力,推动美欧经济协调和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关于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前景,目前宏观判断是美国经济存在衰退的可能性。
韦宗友教授认为,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政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1年11月到俄乌冲突爆发前夕,主要聚焦情报战、舆论战和外交战;第二阶段是俄乌冲突爆发至基辅围困结束后(2022年2月24日至3月28日),由帮助泽连斯基跑路到帮助乌克兰稳住阵脚;第三阶段是2022年3月底以来,美国从长计议,致力于削弱俄罗斯。韦宗友教授指出,美国对俄乌冲突态度和政策特点表现为:一是美国动员国际舆论,占领舆论和道义高地,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入侵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二战后国际秩序;二是美国通过制裁和援助两手,向俄罗斯和国际社会发出明确信号:军事入侵要付出代价;三是通过高级官员政策宣示和双边渠道,向俄罗斯发出明确信号:绝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四是组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强调民主国家的团结。他认为,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会极大削弱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俄罗斯可能沦为二流国家,战略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俄乌冲突将决定性地改变俄罗斯与欧洲、北约、美国的关系,大国关系和国际秩序进入新一轮大调整时期。
吴心伯院长指出,今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美双边接触频率正在增加,但接触效果相对有限;二是中美关系明显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美国以散布国际谣言等形式来避免出现中国可能支持俄罗斯的局面;三是台湾问题十分突出,美国在对台问题上动作非常频繁;四是拜登政府内部对华经贸政策分歧开始公开化;五是拜登政府推进印太战略,冲击中美关系。他认为,接下来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是美方可能升级对华打压和挑衅措施,对华加征“战略性关税”,推进同中国的战略竞争;二是美国可能在金融领域有所收紧,进一步限制对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三是美国可能加大对华技术出口控制的力度;四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会有新动作。关于中美关系的走势,吴院长认为中美双边互动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变化。拜登政府无意改善中美关系,而中国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发现美方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得言而无信、言行不一,所以对拜登政府基本上也不抱太大期望。他认为,中美双边关系消极运行的势头将会持续下去,甚至有所加剧。中美之间爆发危机或意外冲突的可能性要值得关注,中美双方都应设定一个彼此不发生冲突的底线。
参加讲座的师生就“美国国内对华舆情负面化”“拜登政府加强两大同盟体系对华竞争”“美国推动重建全球供应链”“《重建更好未来》法案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