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Screenshot of the Online Dialogue on Zoom)
新冠肺炎的蔓延,为原本已处于紧张状态的中美关系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中美两国之间在贸易、金融、安全等议题上的互动止步不前或不复存在。
在此背景下,本周四(北京时间4月16日晚9:00-10:30),来自中美两国的四名顶尖学者(王缉思、吴心伯、迈克尔·格林、麦艾文)进行了一次越洋对话,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也提到了美国总统选举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本次会议由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中美全球议题对话项目(Initiative for U.S.-China Dialogue on Global Issues)与亚洲研究项目(The Asian Studies Program 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共同主办。
Featured:
王缉思: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2008-2016年兼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外交部第四届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迈克尔·格林(Michael J. Green):美国乔治城大学沃尔什外交学院亚洲研究项目主任、现当代日本政治与外交政策主任,曾在小布什政府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事务高级主任。
麦艾文(Evan Medeiros):美国乔治城大学Cling Family美中研究杰出研究员,乔治城大学沃尔什外交学院亚洲研究项目首任Penner Family讲席教授,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负责亚洲事务的总统特别顾问。
(Source: Website of Initiative for U.S.-China Dialogue on Global Issues.)
Three Key Issues在这场主题为“中美关系的未来:新冠危机的挑战与机遇”(The Future of U.S.- China Rela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OVID-19 Crisis)的视频会议中,四名学者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交流:
A. 迄今为止,新冠肺炎危机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Crisis on U.S.-China Relations So Far
B. 从现在起到11月美国总统大选这期间,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景如何? The Prospects for Improved Relations between Now and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November
C. 长远来看,新冠危机将对亚洲的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产生什么影响?The Longer-term Implications of the Crisis for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and the Geopolitics of Asia
(Disclaimer: 下述观点均为视频直播听写翻译而来,涵盖其中的主要内容,翻译差错与个别文字听写错误由本人自负,但原文观点不代表译者本人观点。Retweet≠endorsement,感谢理解。)
Key Points在这场时常约1小时30分钟的讲座中,四位学者在对话中主要表达了下述观点:
A. 迄今为止,新冠肺炎危机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
迈克尔 ·格林与麦艾文首先指出,中美关系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地缘政治、健康危机、经济挑战相互交错,但是在民间、学界、商界仍然有着广泛的合作。他们二人都在上周发布的“公开信”中签名,这封信的签名者涵盖了美国对华政策届的许多“鹰派”与“鸽派”学者。格林与麦艾文指出,这说明即使是那些主张中美竞争的对华强硬派人士,也认识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吴心伯:在我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是在中美关系的一个很不幸的时刻所发生的重大人道主义危机,而这一危机揭示了中美关系中某些痛苦的真相。从危机产生的消极影响看,当疫情最初在中国暴发时,美国国内出现了不少幸灾乐祸的声音,认为疫情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国崛起的步伐,甚至还可能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并加速中美两国经济的脱钩。众所周知,在疫情暴发的前两个月内,美国政府并未对中国提供任何实质性援助。这种负面的表现令我们感到失望,它使我们意识到中美之间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敌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人道主义关切。从这一角度看,疫情危机并未缓解中美竞争,而这一战略竞争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自2017年起持续推进的对外战略之一。
不仅如此,随着新冠在美国的大规模暴发,我们持续听到有许多人在指责中国,称中国没有在早期及时作出响应或没有进行充分检测。这种寻找替罪羊的行为如今仍在继续,这当然会对中美关系造成恶劣影响。
但是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在疫情初期,尽管美国政府并未对华援助,美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美国人都为中国抗疫提供了众多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的科学家与医生从1月起到现在,一直进行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最近,随着美国面临着新冠危机的挑战,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还有中国企业,都在不停地为美国提供帮助。这种积极的发展确实为双边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这种合作超越了地缘政治。
这次危机发生在中美关系的低谷期,双边在危机的早期未能很好合作,但是双方最终都意识到:我们必须合作、我们可以合作。
麦艾文:我认为今天的对话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我们目前面临着迅速蔓延的全球危机,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严峻的挑战。我认同吴心伯的观点,即这次疫情对中美关系而言有着重要的启示,无论是从积极面还是消极面来看。在此,我提出三点看法,分别从全球视角、中美关系视角、中美关系发展趋势这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从全球视角看,我认为在本次对话中需要注意的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次特殊的全球危机,而非中美危机。令人意外的是,目前事实上同时存在着三种危机:宏观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健康危机。但是本质上,这三种危机都将由科学解决。疫情蔓延和控制的速度将决定这一全球危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破坏。我认
为我们将为之担心许久,直到疫苗实现开发、生产和分发。
我之所以在全球危机的语境下讨论这一疫情,是因为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响应。换句话说,国际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直到今天,距离疫情最初爆发已过去数月,国际响应依旧滞后。回顾9/11或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有许多重要的全球响应行动。今天,全球范围内在金融领域已做出迅速响应,全球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事实上都迅速作出响应并进行协作。但是我们仍未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内看到重大响应。所以我想说的是,有许多议题事关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如果我们期待一个全球层面的机制响应,希望国际组织能发挥作用,中美两国必须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从中美关系的视角看,我非常认同吴心伯的观点,即目前中美关系处于一个非常不幸的糟糕状态中,疫情将会进一步使中美关系朝着战略竞争的方向发展。我并不是试图唱衰中美关系,事实上我非常担心。疫情本应是中美展开合作的重要机会。当我在白宫工作时,此类议题是“理想的”、“经典的”中美合作范例。正如我本人以及其他学者所说,如果中美之间在全球疫情上都无法合作,那么我们还能在什么议题上开展合作?也正如吴心伯所言,我认为我们已经看到,过去的这几个月对中美关系而言是令人沮丧的。
从目前的美国对华政策来看,我非常担心,特朗普政府利用对中国的指责来掩盖国内抗疫失误的行为究竟何时方休。我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中国议题会成为重中之重。与过去不同,如今美国不喜欢中国的行为,美国认为这看上去非常危险。这不仅是在领袖层面,在民意测验中也有所体验。因此,我认为我们都需要做好准备,意识到中美关系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恶化。
第三,从中美关系的走势来看,我们将会看到美国对华政策将聚焦于限制中国。即使面对疫情时中美有着合作需要,即使双方都致力于落实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特朗普政府已经在上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对华科技竞争,包括对中国电信在美国运营资格的限制等。即使中美正在寻找抗疫合作的空间,我们仍将看到美国行政部门做出一系列对华限制的政策行为。
最后,我想再谈谈中美合作的议程将会是怎样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共同协调出一种解决方案。但是我认为北京和华盛顿应该同步进行。
第一,我认为双方都需要冷静下来,并将合作从政客层面转移至科学界和医学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不容小觑的,包括疫苗的研发、生产、发放,以及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监测与测试等方面。即使疫苗研发成功,如何有效地分发疫苗也是一个问题。这将会是一个全球挑战,我认为中国必须在其中发挥作用。我希望中美科学家、医药界、医学界等能继续展开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当我们在探讨疫苗分发时,东南亚、非洲等一些欠发达地区需要格外关注。
第二,中美在国际机制的改革上应开展合作。显而易见,国际组织并未在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疫情危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认为中美两国应该先通过G20达成协议,随后寻找合适的机构以落实相应内容。
第三,我认为中美两国在军事关系方面应格外谨慎,应该全面且仔细地考虑问题,以避免意外和误判。
王缉思:我认为随着疫情的爆发,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尽管双方在一些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我同意麦艾文的观点,即双方在技术层面有合作空间,但我认为需要先停止指责游戏。特朗普总统和蓬佩奥国务卿在本周三仍在持续发表指责中国的言论。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一些美国人和机构甚至在准备对中国提起诉讼,以获得所谓的疫情赔偿。正如麦艾文所言,尽管中美在贯彻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但目前的中美关系仍然非常糟糕。近期,美国政府试图在经济与科技上进一步对华脱钩。华盛顿持续对中国的科技企业制裁,教育与文化交流也面临困境,这部分是因为疫情,部分是因为双边关系的持续下滑。所以,我对近期的中美关系不是非常乐观。
迈克尔·格林:我想问问两位中国学者,在你们看来中国国内对目前中美关系恶化的理解更多的是归因于特朗普政府,还是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如果目前的美国总统是希拉里·克林顿,你们认为情况会发生变化吗?
吴心伯:我认为中美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战略竞争创造了一个框架来审视一切问题,包括新冠肺炎疫情,而事实上这是中美两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这需要中美合作以管控战略分歧。如果希拉里·克林顿执政,她或许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待这次危机,而非趁机推动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或经济脱钩。幸运的是,我们在美国社会层面、民间层面、NGO层面获得了许多支持与善意。某种程度上,如果我不得不“指责某人”,我认为现任美国政府难咎其责。
王缉思:我认为无论是谁代表美国政府,无美国民众是否对美国政治有较好的理解,是否进一步被极化至两党阵营,美国都不希望中国崛起并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他们对中国人有着负面的情绪并将这一情绪引致美国华人。因此我认为总的来看情绪上并不太好。美国国内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总统竞选做准备。
B. 从现在起到11月美国总统大选这期间,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景如何?
迈克尔 ·格林:如果你们可以分别给北京与华盛顿提出2~3点建议,你们会关注哪方面内容?
麦艾文:我有这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建立由两国资深科学家与医生组建的专家组,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发放上展开合作。将中美关系中的疫情问题重塑至全球议题的框架下,会使中美两国与日本、韩国、德国等科学强国共同合作。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二,我们需要再一次尽快召开G20会议,以开启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方面的协作。我认为这一全球危机将会进一步恶化。本周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正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因此我认为利用G20这一机制使世界上的两个主要经济体协同合作,制定并确认相关的议程,并测试不同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健康组织等)以落实具体议程。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以重新赋予国际机制效能。
说完了科学专家小组与国际机制平台,我们还需在什么不该做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都应放弃尖锐的言论,避免强势的军事行为,我们需要避免破坏全球经济稳定的单边行为。我认为这一方面也格外重要。
吴心伯:首先,我会建议特朗普停止攻击中国,停止将中国当作“替罪羊”,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正在为美国抗疫提供援助与支持,并展示善意的时候。美国也应显示善意,停止在电信、华为、南海等问题上攻击中国的行为。否则,目前这种短暂的中美关系改善将会很快消失。
其次,在恢复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上,特朗普应该逐渐寻求中国的合作和协调。在目前这样的非常时期,如果美国想要重启并恢复其经济,离开他国的援助和协调很难实现,中国在这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这要求美国政府通过G20等机制与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开展合作。
最后,在今年下半年即将全面展开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停止打中国牌,停止就所谓的“中国关联”问题攻击拜登。这是我的三点建议,但我怀疑特朗普总统会不会认真对待这些建议。
迈克尔·格林:即使特朗普不认真考虑这些内容,可以保证的是,我们一定会认真思考这几个方面。
王缉思:我有这三方面建议:
第一,我认为中美抗疫合作的效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多边机制,其中需要包括欧盟、东盟、日本等国家。但是特朗普政府持续攻击WHO,这使得美国人很难相信WHO可以开展有效的协调。我会建议他放弃将WHO政治化。我们需要在多边基础上发挥作用。
第二,中美两国需要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合作,以促成在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南苏丹、也门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停战,从而使大家共同抗击新冠。我听闻在前几天联合国内部有过一些动议,但不清楚为什么没有下文。此类共同决议能够显示出中美在限制区域冲突和携手合作以促进全球和平等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
第三,在台湾问题上,我认为目前存在一定风险。美国方面在今年的“520”典礼上会做出怎样的姿态,这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我会建议美国谨慎言行。我知道有些人会赶赴现场,但他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大陆的反应。
[b]迈克尔·格林:[b]谢谢,我认为你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在多边领域,G20显示出“小论坛”也能发挥“大作用”。此外,麦艾文刚才也指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合作,谢天谢地,两国的高级金融官员正密切合作。
C.长远来看,新冠危机将对亚洲的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迈克尓·格林:从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从这场危机中,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获得一些启示,即中美之间缺乏合作的后果。你们认为中美关系还会更糟吗?
吴心伯:我想到了之前的两次危机,分别是“9/11”和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两国在这两次危机中都有着很好的合作。为什么在这一次的新冠危机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出现得如此之慢?问题出在哪里?一些学术研究能够告诉我们合作过程中在结构层面或者其它方面的自变量出现了问题。这是21世纪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第三次危机,它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中美两国作为主要经济体和主要大国无法很好地合作,我们将很难应对挑战。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地相互指责,我们应该向前看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只有这样,中美关系的未来才会更好。迈克尓,如果你和艾文正在开展一些研究项目,我们很乐意参与其中。
迈克尓·格林:对于全球秩序和诸如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我们是否能在其他跨国议题上开展合作?
麦艾文:我认为在“一轨半对话”上有一些非常活跃的议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并确保双方都有了解政府组织架构和政策行为的人参加对话,这样就能使我们提出建设性方案,而非陷入相互指责中。
最后,就中美关系的未来,我提出三点看法,我认为这些方面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需要密切关注的:
第一,美国大选会对中美关系带来多大程度的破坏?我认为中美关系在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将会是一个核心议题。问题在于,中美关系究竟具有多大的弹性?尽管有人会说应该忽视选举,政策只是政策,我认为选举不会带来持久性破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第二,接下来的几个月,对于双方的次国家行为体和中美关系的底线都是考验。因为我们目前所看见的许多合作都是在次国家层次而非政府间层面开展的。我认为这对于中美关系而言是切实的考验,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这一层次合的是否能发挥足够作用。
第三,接着王缉思的观点,此次危机对于中美商界而言也是一场考验,中美脱钩和供应链多样化的压力非常显著。我认为我们将会看到两国商界以不同的形式迎接这场考验,这会导致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产生重大变化,这既是基于健康因素,也受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警醒,因为一旦经济相互依赖无法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中美关系将会陷入新的困局。
迈克尓·格林:最后我想问问两位中国学者,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怎么看?
吴心伯:当我们在今年讨论中美关系时,我最关注的是年末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总统个人因素和选举政治都会影响中美关系。我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在两国各自的政治进程中展开的,对此我不是特别乐观或悲观。
王缉思:年轻人的情绪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我想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让下一代去承担中美冲突的后果。
---------------------------
Q & A问答环节:
a. 目前,中美双方的高级别对话出现了困难,学者之间的“一轨半对话”或民间层级的“二轨对话”是否能发挥作用?学者可以产生什么影响?
王缉思:我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中美关系并不是很有助于此类对话的开展。当我们谈论二轨对话时,我的观点是在中国方面没有很多参与“二轨对话”的人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整体利益,也与政府没有较好的联系。尤其是在目前这一时刻,我们不能直接见面,我认为过去使用的战略对话在当下不太可能进行。但是我认为在智库层面双方可以在一些问题上进行合作研究。例如,两国智库可以共同开展有关两国内部商业状况的研究。至于中美“脱钩”在何种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经济层面,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商界的态度。
b. 对于国际社会出现的一种声音,称北京正在进行宣传战以提升自身的地位,此举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吴心伯:首先,我认为这是过分的解读,目的在于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疫情危机最初在中国暴发,但我们逐渐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并试图帮助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我认为这种话语同样也反映出对人性价值的不同理解。如果你真正相信人道主义精神,便会认为面对这场波及全人类的重大灾难,中国正在竭尽所能做到最好。中国人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显示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以我们真的不认为现在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导的时候,并且领导力并不是声称的或授权的,它必须通过行动、信誉和声誉而获得。因此,在一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人道主义危机的时刻,我们不应将地缘政治考虑置于首要关切。所以我认为这种言论是对中国对外援助行为的过度解读。
(【注】本文前半部分来自公众号@jennieintheocean的精心整理,特此致谢。后半部分四位学者围绕台海危机的讨论转自中评网的报道。)
中评关注:台海危机在即?中美专家异曲同工
中评社华盛顿4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在16日举行的一场中美学者对话会上,双方权威专家对当前台海形势的研判不同。中方专家警告,台海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引爆点,台湾海峡有可能发生一场危机。美方专家则相信,台海冲突不太可能发生。然而异曲同工的是,他们都认为,在当前两国缺乏战略对话的情境下,台湾问题很容易发生误判,形势是危险的。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16日举行主题为“美中关系未来:新冠危机的挑战与机遇”的网络对话。对话会由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现当代日本研究项目主席格林(Michael Green)主持,参与者有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亚洲研究项目主席麦艾文(Evan Medeiros)、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
正当中美关系因为新冠危机而恶化,几股顶头浪汇聚,会否形成中美关系的“完美风暴”?格林在开场白中主动提到,台湾问题值得关注,但他认为,台海冲突不太可能发生。中评社记者随后提问:中国许多网民甚至有学者认为,现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良机,因为美国正深陷新冠危机中,而台湾也正介入美中战略竞争中。你们如何看待当前的台海形势?
奥巴马时期曾任白宫国安会东亚事务高级主任的麦艾文表示,他不认为台海冲突现在已经摆在桌面上。他说:“现实地说,我们不会看到台海战争。”他的理由是,新冠大流行对美中两国的能力都有损害,“没有哪方现在有倾向或能力来发起冲突”。
麦艾文反而建议北京现在多展示一点弹性和自信,理由是台湾防疫做得好,可与国际社会分享经验。他称,如果北京能重新让台湾参加世卫大会,将是非常好的姿态。
王缉思旋即表示不同意见。他说,大陆方面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我们听到许多中国网民甚至政治顾问在说,美国专注于选举年,又陷于大疫情中,现在正是好机会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他在各地开会讲座时,老有观众问这个问题。他希望中美官方能进行认真对话,划下红线,避免因台湾而发生军事冲突。
王缉思指出,以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其实有某种默契--只要美国能劝阻台湾不宣布“法理台独”,中方就不动武,但这种默契并不广为人所知。现在有人甚至建议修订《反分裂国家法》,令北京有更大空间迈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小布什时期曾任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的格林表示,现在美国各界对台湾的同情比陈水扁时代多了许多,部分是因为他们对蔡英文更有信心,觉得她在“法理台独”上会比较谨慎;部分是因为台湾当局处理危机相当有能力;部分因为他们认为台湾处于不公平的压力之下。所以台湾问题不是一个静止的问题,是一个移动的问题,一个更加不安的问题,危机可能在缺少对话和缺乏信任下发生。
吴心伯表示:“我担心今年可能会在台海出现一场危机。”他担心的理由是,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提升支持台湾的力度,有些做法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蔡政府去年以来对大陆采取非常具有挑衅性的姿态。蔡英文连任后,美国继续加大对她的支持力度。她可能从中得到鼓励,对大陆采取更加挑衅的姿态。当然大陆方面对这些会有反应和反击。
吴心伯警告,由此人们可能看到一种螺旋上升,不排除台海爆发一场危机的可能。至于危机会否走向军事冲突,吴心伯认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应当密切关注。
麦艾文依然坚持目前不太可能发生台海战争的观点。他说,如果有台海战争,解放军要做好准备。他认为,新冠疫情对解放军的影响尚不清楚,如果美中两军都受到健康问题的影响,如何发起冲突呢?
不过,麦艾文承认,目前台湾确实处于特别敏感的时期;在台湾问题上容易发生误解,决策者尤其需要警惕。
格林指出,以前美中两国政府能够在特定背景下就台湾问题进行讨论,并且进行互相保证,同时美方能不违背所谓“六项保证”,不与北京谈判台湾的未来。美方那时能阐释如何解决这种形势,阐明美方的红线和意图。他怀疑现在这种情形还会再发生。他指出,在台湾问题上,北京和华府现在没有进行战略对话,这是危险的。
透过电话连线的王缉思也强调不对话的危险性。他表示,现在双方无法面对面地进行战略对话,甚至无法进行二轨对话。在台湾问题上,双方应当进行讨论。比如中国大陆有焦虑感,即台湾人正在失去其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大陆能做什么?大陆当然不接受“法理台独”,但在不“法理台独”的前提下,我们能做什么?他认为,这是中美学者可以讨论的,试图寻求长远的解决之道。
说到给特朗普的建议时,王缉思也提到台湾问题。他强调,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姿态非常重要。台海有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引爆点。
王缉思举例,蔡英文5月份将就职连任,美国对她的姿态会影响美中关系,美国要谨慎处理。比如美方照例派人去台湾致贺,要想到中方可能的反应。从大陆方面来说,解放军有可能针对台湾分裂势力,采取军事演习等行动。他认为,双方应当告知对方,各自可能做什么,以减少误判。
(来源:中评网)